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不同穗位、花位的品质研究
摘    要: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分析研究了不同穗位、花位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的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在不同穗位的变化规律相同,千粒质量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随穗位下降,逐渐增大(延长)。强筋和中筋小麦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随着穗位下降呈现逐渐增大(延长)的变化规律;弱筋小麦湿面筋含量中部穗位最高,即中部下部上部,形成时间随着穗位下降而缩短。上部各花位之间,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都是随着花位升高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即P1(第1花位) P2(第2花位) P3(第3花位);中部、下部各花位之间,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都表现在第2花位最高,即P2 P1 P3 P4(第4花位)。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和干、湿面筋含量P1、P2总体大于P3和P4。强筋、中筋小麦穗位上部和中部、弱筋上部穗位籽粒的形成时间和强筋、中筋小麦品种籽粒稳定时间随着花位升高而缩短,而部分花位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中筋小麦穗位下部、弱筋小麦穗位中部和下部形成时间、上部穗位稳定时间随着花位升高而延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