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定量PCR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滴度检测方法 |
| |
作者姓名: | 付小哲 李宁求 林强 石存斌 吴淑勤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5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2032);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100164) |
| |
摘 要: | 针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ORF007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ISKN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CPE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ISKNV培养液的滴度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测定的病毒拷贝数与CPE法测定的病毒滴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076x+0.545(R2=0.998 6),其中y为基因组拷贝数浓度的对数,x为病毒滴度TCID50的对数。研究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替代CPE法应用于ISKNV疫苗抗原的定量,大大缩短了疫苗制备的时间,为疫苗生产提供了方便。
|
关 键 词: | 鳜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疫苗 滴度 定量PCR |
收稿时间: | 2014-03-31 |
修稿时间: | 2014-05-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