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江苍南沿浦湾秋茄人工林早期生长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 316000;台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台州 318000;台州市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浙江台州 318000;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江温州 325000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 ]比较福建九龙江、云宵和广东深圳3个种源7个样地秋茄的生长差异,凝练种苗采购和宜林地选择技术。方法 ]基于7个样地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7个样地的秋茄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向陆林区样地A的秋茄平均株高、地径和叶片数比向海样地D的大,非潮沟边样地C的秋茄较比邻潮沟中间样地B的生长好,互花米草区样地E的秋茄比向陆样地A的生长差;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941+26.785X1+0.047X2(R2=0.872,P 0.01),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为Y=-356.815+26.396X1+340.407X20.01(MS=0.875,P 0.01);株高与地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48.961+89.203X1-23.88X12+2.548X13(R2=0.941,P 0.01),一元非线性模型为Y=289.888X1/(X1+8.913)(MS=3.626,P 0.01);福建云霄种源秋茄比九龙江和广东深圳的更适宜引种在沿浦湾。结论 ]秋茄宜林地应选在水动力较弱的滩涂区,潮沟边缘栽种前应适当改造生境,以减小潮流的冲击;互花米草区需在清除后较长时间方可栽种秋茄;向海林区边缘造林时应采取措施减小潮水和藤壶等污损生物的胁迫影响;种苗采购应选择与拟栽种区气候较接近的种源地。

关 键 词:沿浦湾  种源  秋茄  回归模型  生长差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