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鹏年  刘大壮  闫昊  张井勇  赵丽梅  张伟  郑宇宏  王亮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3
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 CXGC2022DX012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 CXGC2022RCG00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CARS-04 )
摘    要:为解决杂交大豆种子商业化生产过程中,母本持绿,无法机械化收获、种子皱缩,品质较差的问题,从而推进杂交大豆产业化的进程,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化控剂及处理方法对杂交大豆制种过程中母本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不同类型化控剂均可加速茎叶脱水,促进植株成熟,催熟速率排序为:乙烯利<草甘膦<敌草快,化控剂浓度越大,催熟效率越高;R6 期喷施草甘膦和敌草快导致籽粒无法正常发育,若晚于R7 期喷施,各化控剂催熟效果均不理想,R6+7 d为最佳喷施时期,可解决不育系茎叶持绿、籽粒皱缩、百粒重过大等问题.草甘膦为内息传导型催熟药剂,喷施草甘膦会严重降低种子芽率,无法应用于种子生产,乙烯利、敌草快无此负面作用.综合考量催熟效果、环境安全及操作便利性等方面,敌草快在R6+7d时期处理可有效促进植株成熟,加速茎叶脱水落叶,降低百粒重,保证种子品质,符合机械化收获要求.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