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菜地N2O排放的影响及其年际差异
作者姓名:谢海宽  李贵春  徐驰  丁武汉  江雨倩  王立刚  李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202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1610132016042)
摘    要:通过田间原位试验,利用自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设施黄瓜季土壤N_2O排放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测,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传统漫灌和滴灌)对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年际差异,以期为设施菜地N_2O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漫灌施肥处理(FP)、滴灌施肥处理(FPD)。CK处理不施氮肥,FP、FPD处理氮肥施用量为有机肥500 kg N·hm~(-2)、化肥700 kg N·hm~(-2),其中化肥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多次施入。研究结果表明:设施菜地N_2O排放峰主要集中于施肥和灌溉后,基肥持续7 d左右,追肥N_2O排放峰持续3~5 d。土壤温度、水分和气温等因子都能显著影响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但不同年际之间对N_2O排放的影响不同,2015年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气温影响,而2016年主要受土壤湿度和温度影响;改变灌溉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变化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相同氮肥施用量下,滴灌相比常规漫灌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能减少N_2O排放总量29.4%~35.1%,并且没有显著年际差异;滴灌相比常规漫灌能减少N_2O排放强度(即单位经济产量N_2O排放量)34.5%~37.5%、排放系数47.2%~47.7%,两年的观测没有显著的年际差异。可见,滴灌相比漫灌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能显著减少N_2O排放,而且年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是设施菜地值得推荐的一种减排技术,并可为N_2O长期减排效果的估算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漫灌  滴灌  设施蔬菜  N2O  年际变化
收稿时间:2017-10-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