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混合物环境风险评估
作者姓名:符鑫  梁延鹏  覃礼堂  曾鸿鹄  莫凌云  王敦球  覃璐玫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171,51638006);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6012505);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合1599005-2-2)
摘    要:为研究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环境风险,分别于2016—2017年四个季节在研究区域采集地表水(湖泊和沟渠水)和浅层地下水样品共88份,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15种OCPs残留量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会仙湿地湖泊、沟渠和浅层地下水中总OCPs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68.7~305 ng·L~(-1)(137 ng·L~(-1))、77.4~211 ng·L~(-1)(137 ng·L~(-1))和24.6~76.4 ng·L~(-1)(38.6 ng·L~(-1)),其中六六六(HCHs)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占总OCPs的61.7%以上,其次是七氯类OCPs和滴滴涕(DDTs)。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OCPs污染相比,研究区域地表水OCPs污染处于较高水平,浅层地下水OCP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夏季OCPs残留浓度高于其他季节。从特征组分比例可确认HCH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但2016年10月可能有新的林丹输入;DDTs降解不完全,可能有持续输入。OCPs混合物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甲壳类对研究区域水体中15种OCPs最敏感,其次为鱼类和藻类;15种OCPs混合物对浅层地下水水生生态环境具有中等风险,而对地表水水生生态环境具有高风险。

关 键 词:有机氯农药  岩溶湿地  会仙湿地  残留特征  风险评估
收稿时间:2017-09-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