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嘧菌酯等杀菌剂及其混配制剂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姓名:徐华强  薛明  赵海朋  刘艳艳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6B0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建设
摘    要:
为明确嘧菌酯等杀菌剂及其混配制剂对赤眼蜂的毒性,评价含嘧菌酯混配制剂的风险性,本文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嘧菌酯等杀菌剂及其混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杀菌剂单剂中,以嘧菌酯和百菌清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最高,LR50分别为1.31×10-4和9.59×10-4a.i.mg/cm2,为高风险药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较低,LR50分别是2.34×10-3、4.83×10-3和2.60×10-3a.i.mg/cm2,为中等风险性药剂;戊唑醇和烯酰吗啉的毒性最低,为低风险性药剂。在混配制剂中,只有嘧菌酯·百菌清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安全,LR50是1.85×10-3a.i.mg/cm2,为高风险性药剂;嘧菌酯·己唑醇、嘧菌酯·烯酰吗啉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较低,LR50分别是8.96×10-4、3.17×10-3和1.65×10-2a.i.mg/cm2。嘧菌酯·丙环唑和嘧菌酯·戊唑醇对玉米螟赤眼蜂安全。两种杀菌剂混用对赤眼蜂生态风险性取决于单剂本身的毒性大小和在混剂中所占比例,嘧菌酯和高风险药剂混用,其混剂的风险性高;嘧菌酯和低风险药剂混用,其混剂的风险性会低于嘧菌酯。因此,在大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时,应避免高风险杀菌剂的使用,以避免对赤眼蜂的伤害。

关 键 词:嘧菌酯  杀菌剂  混配制剂  玉米螟赤眼蜂  安全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