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灌溉回归水利用(续)
引用本文:朱庭云,陈玉英,王希英,佟继承.灌溉回归水利用(续)[J].灌溉排水学报,1982(2).
作者姓名:朱庭云  陈玉英  王希英  佟继承
作者单位: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朱庭云,陈玉英,王希英),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佟继承)
摘    要:<正> 根据咸水灌溉试验,获得关于灌溉水适宜盐分浓度的初步概念。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其抗盐力是不相同的,愈处在发育阶段的初期,抗盐能力愈差。同时咸水灌溉延续时间的长短,对水稻产生的危害是不一样的,灌咸水时间愈长,危害影响愈大。因此,在水稻的生长初期,用淡水(盐度较小的水)灌溉,以后再用咸水(盐度较大的水)灌溉,或淡咸交错灌溉,是相对地减少盐害,争取丰产的途径。 在我国,历来重视秧田的用水管理,因为种子萌发是生育的开始,耐盐能力较低。三叶期秧苗“离乳”,初生根已老,次生根才开始发生,也容易遭受盐害。盆栽试验曾说明,灌溉水氯离子浓度大于750毫克/升者发芽率与成秧率均显著下降,而氯离子3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