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淡紫拟青霉M-1羽碳双基双层微胶囊制备及工艺优化
引用本文:谢小林,周莲,陈猛,李成江,王勇,刘玉敏,李燕旋,姚青,朱红惠.淡紫拟青霉M-1羽碳双基双层微胶囊制备及工艺优化[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3(6):1373-1383.
作者姓名:谢小林  周莲  陈猛  李成江  王勇  刘玉敏  李燕旋  姚青  朱红惠
作者单位:1.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3. 广东博沃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11832);;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440000-43010104-9463);
摘    要:淡紫拟青霉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现今产品货架期短、土壤定殖率低及生防效果不稳定限制其大规模市场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淡紫拟青霉M-1微胶囊最佳包埋工艺,本研究发展了喷雾法结合钙离子固化法,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淡紫拟青霉M-1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添加量3.183%、菌粉与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比1.71:100、膨化鸡羽毛粉添加量4%、活性碳添加量4%、进料流量为3.7 L/h、CaCl2浓度为3%、壳聚糖浓度为0.858%,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于不同环境下存储,微胶囊剂型菌株稳定性均优于粉剂剂型菌株,室温下存储12个月,仍保存20%以上活菌数。土壤定殖试验表明,不同淡紫拟青霉M-1剂型土壤定殖效果为:羽碳双基双层微胶囊>碳基双层微胶囊>粉剂。由此可见,该工艺解决淡紫拟青霉大规模市场应用的瓶颈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淡紫拟青霉  微胶囊  根结线虫  定殖率  响应面试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