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份中国小麦生产主栽品种抗条锈病基因解析 |
| |
作者姓名: | 徐晓丹 王明玉 冯晶 蔺瑞明 王凤涛 徐世昌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基础医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9,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973”计划(2013CB12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0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705) |
| |
摘 要: | 为挖掘新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掌握小麦生产主栽品种的抗条锈病基因携带情况,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采用抗性鉴定、基因推导分析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2份小麦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了研究,通过抗性鉴定比较22份小麦主栽品种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的抗谱。结果显示,共推测出14份供试品种携带已知抗条锈基因,8份供试品种携带未知抗条锈基因,是新的抗锈基因资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22份小麦品种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抗条锈病基因Yr1、Yr10和Yr24的携带情况发现,11份品种携带Yr1基因,2份品种携带Yr10基因,22份品种均不携带Yr24基因。部分生产主栽品种携带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表明小麦品种选育中避免了抗性基因单一化,并加强了未知基因的利用。
|
关 键 词: | 小麦 条锈病 基因推导 聚类分析 分子检测 |
收稿时间: | 2017-08-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