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对水肥一体化制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立勤 崔云玲 崔增团 张举军 万伦 |
| |
作者单位: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0)子课题(2015BAD22B05-06)。 |
| |
摘 要: | 研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是提升扬黄灌区制种玉米产量、支撑制种玉米产业增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建立制种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科学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从2 250 m3/hm2增加到3 000 m3/hm2时,制种玉米增产幅度达33.84%,但灌溉定额高于3 000 m3/hm2并继续增大时增产效果不明显,生育期耗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明显。灌水次数从10次增加至20次时,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灌水次数多于15次并继续增加时,制种玉米减产显著。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在灌溉定额偏低条件下,增加灌水次数会造成制种玉米严重减产。当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 000 m3/hm2、灌水次数为10次时,折合产量较高,为7 386.9 kg/hm2,较其余处理增产-2.77%~93.5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7.83 kg/(mm·hm2),较其余处理提高5.32%~78.30%;种植纯收益较高,为29 683.6元/hm2,较其余处理增加-511.8~20 675.4元/hm2;产投比最高,为3.03,较其余处理增加0.07~1.38。可见,灌水10次、灌溉定额为3 000 m3/hm2时灌溉水利用效果相对优化。
|
关 键 词: |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制种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
收稿时间: | 2022-10-06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寒旱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寒旱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