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因子分析对湖北省麦后棉新品种的评价
作者姓名:赵树琪  张华崇  闫振华  黄晓莉  戴宝生  李蔚
作者单位: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    要:为研究因子分析法在棉花区试中应用可行性,探讨湖北省麦后棉育种发展趋势.以近年参加湖北省区试麦后棉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4个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可解释全部性状信息的92.041%.其中第一、第四公因子为品质因子,第二公因子为生育期因子,第三公因子为株型因子,第五、第六公因子为产量因子.通过计算各品种的因子得分,发现虽然不同品种因子得分有正负差异,但是均为了提高产量或者改善品质.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4个品种可以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群为EZ12,ZS07,ZS03品种,这3个品种马克隆值均较低,纤维细度较好;第二类群为GB521,冈棉11号和华棉1543品种,这3个品种早熟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表现较好,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第三类群为荆棉93、晶华棉116、中棉所99001和福隆棉316品种,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有高产潜力;第四类群为荆PC10、荆棉94、中棉所94A1822和中9705品种,这4个品种早熟性好,株型较好,纤维品质较好.综合评价认为中9705、冈棉11号、ZS03、华棉1543的早熟性好、丰产、优质,是适应在湖北麦后棉推广的品种.湖北省麦后棉育种在关注产量同时,要协调产量与早熟、产量与品质、品质与早熟之间的矛盾,同时重视抗病性、抗逆性等性状.

关 键 词:湖北省  麦后棉  区试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Evalu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After Wheat Cotton in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uthors:Zhao Shuqi  Zhang Huachong  Yan Zhenhua  Huang Xiaoli  Dai Baosheng  Li W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