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
引用本文:胡焕焕,刘丽平,李瑞奇,李慧玲,李雁鸣.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90-496.
作者姓名:胡焕焕  刘丽平  李瑞奇  李慧玲  李雁鸣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71001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 , 河北农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为给在近年冬前积温增加的情况下冬小麦的种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组合,以河农822为材料,于2006~2007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播种期(10月7日、13日和19日)和密度(基本苗180万、300万、420万和540万/ha)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状况.结果表明,播种期只对生育前期总茎数的影响显著,而密度对各生育时期总茎数的影响都显著.播种期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密度对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播种期与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3个播种期中,10月7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10月19日的,但与10月13日播期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之间,300万、420万和540万/ha 3个水平相互间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180万/ha的产量.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10月7日为最佳播种期,其适宜密度为基本苗300万/ha;10月7日至13日为较适宜播种期范围,其相应的适宜密度为300万~420万/ha基本苗.

关 键 词:冬小麦  播种期  密度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文章编号:1009-1041(2008)03-0490-06
修稿时间:2008年1月8日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Formation of a Winter Wheat Cultivar Henong 822
HU Huan-huan,LIU Li-ping,LI Rui-qi,LI Hui-ling,LI Yan-ming.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Formation of a Winter Wheat Cultivar Henong 822[J].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2008,28(3):490-496.
Authors:HU Huan-huan  LIU Li-ping  LI Rui-qi  LI Hui-ling  LI Yan-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