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紫皮百香果果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与各发育阶段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作者姓名:雷霁卿  石银娜  巴良杰  吉宁  王瑞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基金项目:贵州省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黔科中引地[2020]4018号);贵阳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GYU–YJS[2021]–44)
摘    要:对分离自贵州紫皮百香果果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确定致病菌15株,分属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brasiliensis),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间作壳菌(Diaporthe tectonendophytica、D. unshiuensis、D. tectonae、D. hubeiensis);致病性观察显示,15株致病菌中包括弱致病力菌株1株、中致病力菌株4株、较强致病力菌株4株、强致病力菌株6株,L. brasiliensis菌株BXG–Z–1及D. hubeiensis菌株均为强致病力菌株。分析百香果不同发育阶段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百香果花、百香果幼果、百香果成熟果实真菌OTU数量分别为26、23、20, Simpson指数为0.095~0.113,真菌群落多样化程度低;Shannon指数均低于0.5,真菌微生物类群落分布均匀程度低,与之相对应的,Microdium spp.相对丰度在百香果不同发育阶段均超过90%;百香果花中Cladosporium spp.、Ruinenia spp.相对丰度最高,幼果时降至最低,至成熟果实期又再次上升;百香果花中Trichoderma spp.、Bipolaris spp.、Amanita spp.、Monilinia spp.、Cercospora sp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百香果幼果的,并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降至最低。

关 键 词:紫皮百香果;病原菌;微生物多样性;贵州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