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生产品种机采农艺性状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张哲 热比耶 玉荪 买买提 莫明 吾买尔江 库尔班 艾先涛 高山 |
| |
作者单位: | 1.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3.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4.新疆农业科学院库车陆地棉试验站,新疆库车 842000 |
| |
基金项目: | 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新疆棉花品种DNA身份鉴定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2020E02097);自治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超高产棉花群体创建及调控研究”(1217088/19);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新疆机采棉高产优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研究”(XJKCPY-2021005) |
| |
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新疆棉花主推品种的机采农艺性状研究,筛选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类型。【方法】对100个新疆棉花生产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农艺性状中变异大于10%有7个性状,分别为叶枝(64.0%)、吐絮铃数(25.8%)、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20.2%)、吐絮率(17.1%)、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16.8%)、单株结铃数(16.0%)和果枝始节高度(11.5%)。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铃数、吐絮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单株结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中部夹角,下同)夹角与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铃数呈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与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主要和生育期、株高、果枝夹角、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有关。将100个棉花品种在遗传距离为44.0时划分为7类,初步筛选出第二类群中的11个品种更符合机采品种性状要求。【结论】筛选出11个更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
关 键 词: | 棉花 机采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1-11-27 |
|
|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