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绵土铅形态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引用本文:殷宪强,王昌钊,易磊,王永浩,张兴昌.黄绵土铅形态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0).
作者姓名:殷宪强  王昌钊  易磊  王永浩  张兴昌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 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安,710068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 
摘    要:采用添加外源铅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黄绵土盆栽小青菜后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规律及土壤酶活性对铅污染的响应,并分析了土壤铅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污染黄绵土中铅各形态的比例为:可交换态0.77%,碳酸盐结合态6.27%,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82%,有机结合态13.4%,残渣态77.74%.铅污染后黄绵土中各形态铅的浓度随着外源铅浓度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土壤受到铅污染后,各形态铅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上列各形态所占比例依次为0.346%、18.464%、0.496%、46.532%、34.168%.铅污染对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产生极显著影响(R 过氧化氢酶=0.841 1,P过氧化氢酶<0.001,n=18;R 碱性磷酸酶=-0.986 9,P碱性磷酸酶<0.001,n=18)],二者可以作为土壤铅污染的评价指标;总铅对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没有任何贡献,进一步说明不能采用总铅含量作为土壤铅污染的评价指标.在铅的各化学形态中除有机结合态外,过氧化氢酶与其余各形态铅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各形态铅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碳酸盐结合态对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直接影响最大,而且铅的其他化学形态通过碳酸盐结合态的间接影响亦最大,表明各形态铅中以碳酸盐结合态对两种酶的影响为主,该两种酶与碳酸盐结合态相结合可作为土壤铅污染评价指标.

关 键 词:土壤  铅形态  土壤酶活性

Relationship Between Pb Fractions and Soil Enzyme in Loessal Soil
YIN Xian-qiang,WANG Chang-zhao,YI Lei,WANG Yong-hao,ZHANG Xing-chang.Relationship Between Pb Fractions and Soil Enzyme in Loessal Soil[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J. Agro-Environ. Sci.),2010,29(10).
Authors:YIN Xian-qiang  WANG Chang-zhao  YI Lei  WANG Yong-hao  ZHANG Xing-ch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