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避雨栽培模式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植株冠层温湿度的影响
作者姓名:杜飞  朱书生  王海宁  何霞红  杨敏  邓维萍  陈尧  李成云  朱有勇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 在云南高原葡萄主要产区弥勒县进行了8种不同规格的避雨栽培模式对主要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品质和植株冠层微气象因子变化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凡是能有效避免雨水淋到葡萄植株上的避雨栽培模式均能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重要病害的发生危害,但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各种模式的避雨栽培均能明显改变葡萄植株冠层的微气象条件。不同模式的避雨棚均能明显增加植株冠层的温度和昼夜温差,日最高温很少高于32℃。湿度监测结果表明,晴天各种避雨栽培模式下植株冠层的平均湿度均大于露天栽培,但植株冠层最高相对湿度均小于90%;雨天避雨栽培植株冠层的平均湿度小于露天栽培,相对湿度均小于95%,均不会导致棚内湿度过高而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各种避雨栽培模式对植株冠层微气象因子的改变也不会影响葡萄植株和果实的生长,还能提升葡萄的含糖量和外观品质,增加商品价值。综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云南省特殊的高原葡萄产区采用适宜的避雨栽培模式可以有效调控葡萄植株冠层微气候因子,从而达到控制葡萄病害,提升葡萄品质的目的。

关 键 词:避雨栽培  微气候环境  霜霉病  白粉病  白腐病  炭疽病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