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桑细菌性疫病菌与若干因子的关系
引用本文:堵鹤鸣,李国喜,戴荷芳,周水良.桑细菌性疫病菌与若干因子的关系[J].蚕业科学,1982(2).
作者姓名:堵鹤鸣  李国喜  戴荷芳  周水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堵鹤鸣,李国喜),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 (戴荷芳),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周水良)
摘    要:本试验研究了桑细菌性疫病菌(Ps.mori)的一些生理性状,初步分析了本菌与若干环境因子的关系。了解到黑枯型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35℃,最适温度28~30℃,干热致死温度90℃,湿热致死温度48℃;生长pH范围为5.0~9.0,而以pH6.3~8.0最适;紫外线灯照射菌液25分钟或日光照射90分钟即死亡;病原菌干燥保存30天死亡,水中生存时间随温度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120~150天,在低温灭菌土壤中存活时间达半年。缩叶型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5~28℃,干热致死温度120℃,紫外线灯照射菌液60分钟,日光照射150分钟则病原菌死亡,其余性状与黑枯型菌相似。前述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鉴别各类病型和研究病原菌发生生态提供了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