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夏闲期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慧  代新俊  高志强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72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1705D111007)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夏闲期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7年在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岭村开展免耕-免耕-免耕-免耕(4aNT)、深翻-深翻-深翻-深松(3aPT-ST)、深松-深松-深松-深翻(3aST-PT)和深松/深翻(4aST/PT)轮耕4种耕作处理,测定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稳定率(WSAR)、破坏率(PAD)、分形维数(D)、峰凸系数(CE)和偏倚系数(CS)等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结果】4年轮耕处理结果表明,深松/深翻轮耕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旱地麦田产量。深松/深翻轮耕0-50 cm土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连续免耕、深翻-深翻-深翻-深松和深松-深松-深松-深翻高40.4%-45.5%、61.8%-98.0%和39.4%-106.1%,且深松/深翻轮耕处理下的GMDMWDWSARCS均显著高于其他耕作处理,而DPADCE均显著低于其他耕作处理(P<0.05)。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SARMWDGMDCS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ADDCE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夏闲期耕作会显著影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而夏闲期深松/深翻轮耕处理能提高耕层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与稳定性,更好的改善旱地土壤结构,提高产量。

关 键 词:夏闲期耕作  旱地麦田  水稳性团聚体  稳定性指标  土壤结构  
收稿时间:2017-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