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猕猴桃黄肉新品种‘奉黄1号’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引用本文:涂贵庆,廖光联,刘 青,李帮明,黄春辉,贾东峰,赵尚高,徐小彪.中华猕猴桃黄肉新品种‘奉黄1号’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栽培技术[J].中国果业信息,2020,49(2).
作者姓名:涂贵庆  廖光联  刘 青  李帮明  黄春辉  贾东峰  赵尚高  徐小彪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猕猴桃研究所,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猕猴桃研究所,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猕猴桃研究所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92ACB60002); 江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5)
摘    要:以中华猕猴桃‘奉黄1号’为研究材料,‘金丰’(亲本)和‘金果’(相似品种)为试验对照,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与分析,以探明中华猕猴桃黄肉新品种‘奉黄1号’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其推广栽培及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地区,‘奉黄1号’初花期在4月中旬,盛花期在4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在9月下旬,中熟、四倍体;果实宽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5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73%,干物质含量为18.96%;可溶性糖含量为7.68%,可滴定酸含量为1.15%,抗坏血酸含量为53.72 mg/100g;果肉呈金黄色,肉质细嫩,风味甜香。该品种在奉新地区表现出适应性强、抗性强、丰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本品种在无霜期140 d以上,≥10℃积温达1600℃以上的地方均可栽培。宜选择海拔800 m以下,pH6.0~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灌溉方便的砂质土壤建园。成龄猕猴桃园一般每年施肥2~3次,萌芽肥以速效N肥为主,壮果肥以速效P、K肥为主,秋季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架式宜采用水平大棚架。株行距3~3.5 m×4~5 m,雌雄株比例为8:1,授粉雄株宜用‘奉雄2号’。蕾期及时折梢修剪、幼果期及时疏果与套袋。采用单干双主蔓多侧蔓整形方式,冬季修剪时可采用长蔓修剪法,短截、疏删与回缩相结合。

关 键 词:‘奉黄1号’  中华猕猴桃  生物学性状  栽培技术
收稿时间:2019/11/5 0:00:00
修稿时间:2019/12/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果业信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