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南崀山森林公园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研究
引用本文:杨贤均,王业社,段林东,陈立军,晏雪晴.湖南崀山森林公园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4,23(1):142-148.
作者姓名:杨贤均  王业社  段林东  陈立军  晏雪晴
摘    要: 以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灌木阶段(A)、乔灌阶段(B)和乔木阶段(C)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3个阶段0~20cm,20~40cm土层土壤中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大于20~40cm。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以乔木阶段最高,微生物量磷在0~20cm、20~40cm均表现为C>A>B。微生物量氮以乔灌阶段最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氮、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高于20~40cm。就緉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A、B、C三个阶段的土壤酶活性而言,0~20cm土层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cm(P<0.05),蔗糖酶高出20~40cm15.14%~35.69%。0~20cm土层的脲酶活性表现为C>B>A,且差异显著(P<0.05),蛋白酶活性以灌木阶段最高,分别是乔灌、乔木阶段的1.244,1.442倍和1.680,1.713倍;中性磷酸酶以乔灌阶段的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则以灌木阶段的最高。3个不同恢复阶段0~20cm 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关 键 词:植物群落  不同恢复阶段  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收稿时间:2013-08-22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among restoration stages of Langshan Forest Park,Hunan Province
YANG Xian-jun,WANG Ye-she,DUAN Lin-dong,CHEN Li-jun,YAN Xue-qing.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among restoration stages of Langshan Forest Park,Hunan Province[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4,23(1):142-148.
Authors:YANG Xian-jun  WANG Ye-she  DUAN Lin-dong  CHEN Li-jun  YAN Xue-q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