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3年桃江流域径流与泥沙模拟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志强 齐述华 刘旗福 仝兴庆 刘贵花 郑海金 |
| |
作者单位: | 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赣州市水文局, 江西 赣州 341000,赣州市水文局, 江西 赣州 341000,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项目“结合激光雷达和光学遥感研究人工纯林下水力土壤侵蚀”(41261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1026);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监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JXS-EW-00);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ZBBF60010)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人类活动对桃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为赣江源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利用1980,2000,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SWAT模型模拟桃江流域1981—2013年的径流与泥沙,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定量评价居龙滩水电站的拦沙效应。[结果](1)SWAT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桃江的径流与泥沙,其中月径流模拟的Ens为0.92,月泥沙模拟的Ens为0.8;(2)1980—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桃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很小;(3)桃江流域以轻度侵蚀为主,草地侵蚀模数最大,林地绝对产沙量最大;(4)居龙滩水电站对桃江的泥沙具有较强的拦截作用,2007—2013年预计拦沙量为7.78×10~6 t,约占桃江流域输沙总量的77.5%。[结论]土地利用变化不是引起桃江流域径流和泥沙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居龙滩水电站的建设对桃江泥沙影响显著。
|
关 键 词: |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泥沙模拟 桃江流域 |
收稿时间: | 2017-07-14 |
修稿时间: | 2017-08-14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