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环境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杨义,赵守祺,葛菁萍,宋刚,杜仁鹏.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环境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24(9):66-74.
作者姓名:杨义  赵守祺  葛菁萍  宋刚  杜仁鹏
作者单位:1.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区植物基因与生物发酵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点实验室;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乳酸明串株菌群体感应和第二信使介导右旋糖酐合成的信号通路研究”(YQ2021C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di-GMP和c-di-AMP介导乳酸明串珠菌L2胞外多糖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2022MD713755);;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柠檬明串珠菌胞外多糖合成途径中信号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LBH-Z21082)‘;;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c-di-AMP调控肠膜明串珠菌DRP105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机理”(2022-KYYWF-1075);
摘    要:微生物胞外多糖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吸附性强、抗炎、抗氧化和抗病毒等重要特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多种用途。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有关微生物胞外多糖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胞外多糖在环境保护上的报道较少。为了阐明微生物胞外多糖构效关系,拓展其应用范围,综述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官能团、糖苷键、表面形态对其功能的影响,并归纳了微生物胞外多糖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抗生素消除等环境保护领域的潜在应用。由于微生物胞外多糖产量和生物活性较低,限制其广泛的工业化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结构修饰和优化发酵条件等手段有望提高微生物胞外多糖的产量,促进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开发和应用。

关 键 词:微生物胞外多糖  构效关系  生物修复  环境保护  应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