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羊茅不同基因型在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留茬高度下种子生产性能的比较——Ⅱ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引用本文:李彩霞,陈丽君,何亚丽,李俊.高羊茅不同基因型在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留茬高度下种子生产性能的比较——Ⅱ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6):37-43.
作者姓名:李彩霞  陈丽君  何亚丽  李俊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3)第1-1号]
摘    要:于2014至2015年间在上海闵行地区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8个基因型实施了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高度的田间试验1],对饱满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有效分蘖数(生殖枝密度),对粒重影响不显著,而对饱满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随基因型的不同而异。不同的收割高度处理对粒重的影响不显著。籽粒产量及其组成因子性状的平均数在不同基因型材料间差异显著。在高肥水平下,2个高产无性系‘TF36’和‘TF09’的饱满籽粒产量水平达到1 781和1 530kg/hm~2,4个粒重较大基因型‘TF06’、‘ST03’、‘TF09’和对照‘Plantation’的饱满籽粒千粒重达到2.0~2.7g。饱满籽粒产量与有效分蘖密度(穗数)、穗粒数的偏回归关系均显著,但与粒重的偏回归关系不显著。推论上海地区高羊茅种子高产技术的部分要点是秋施N-P_2O_5-K_2O为131-131-131kg/hm~2的复合肥和在人工收获条件下割穗(而非全株)收获籽粒。

关 键 词:高羊茅    无性系    施肥量    收割高度    饱满籽粒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收稿时间:2016/5/3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