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农药的初始浓度以及水中存在的腐植酸、盐类物质对双草醚钠盐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介质中,不同初始浓度双草醚钠盐的水解速率有差异,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双草醚钠盐初始浓度的增加水解越明显。在pH值为3时,棕色和白色容量瓶中1 mg.L-1的半衰期为693 h;10 mg.L-1时分别为60.3和83.5 h;20 mg.L-1时则分别为55.5和74.5h。还可以看出,双草醚钠盐在水环境中的水解速率除受农药初始浓度的制约外,还受到反应容器的材料性质的影响。腐植酸可以加快双草醚钠盐的水解反应速率,并且腐植酸浓度越大,越能促进水解。腐植酸浓度从0到1 000 mg.L-1,双草醚钠盐的水解速率增加了110%。NaCl浓度由0增至1 mol.L-1,双草醚钠盐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下降了61%。可见水体中溶解盐的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双草醚钠盐的水解,而且随其浓度越大,水解速率越小。研究结果对受农药污染水体的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地方水稻品种平塘黑糯、从江香禾、从江红皮糯及从江黑糯谷对除草剂双草醚的敏感性,以及从分子水平了解造成其敏感性的原因,利用不同浓度双草醚对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进行处理,并克隆和分析比较乙酰乳酸合酶基因ALS序列.结果表明:4种水稻品种对双草醚的敏感程度不同,其ALS基因不合内含子,N-末端有信号肽序列,AL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说明其在叶绿体中发挥功能,基因编码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SB—C18、5u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6nm波长下对双草醚100g/L悬浮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偏差为0.057;变异系数为0.57%;平均回收率为99.69%。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在室内条件下对红黄泥、潮沙泥和紫泥田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中双草醚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草醚在3种水稻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C0e-kt。未灭菌土壤中双草醚的平均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02、19.52、26.91d。分析认为,土壤微生物和pH值是影响双草醚降解的主要因素。土壤灭菌处理大大降低了双草醚的降解速率,且灭菌土中双草醚的滞留性还受农药浓度的影响,处理浓度高则半衰期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噁嗪草酮悬浮剂(SC)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或10%双草醚悬浮剂(SC)桶混使用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混用,1%噁嗪草酮SC 350 m L/667 m~2与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混用,在水稻移栽后7 d毒土撒施及移栽后13 d茎叶喷雾施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优于对照移栽前2 d 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8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7 d 50%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 75 g/667 m~2毒土撒施处理、移栽后20 d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D 100 m 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移栽后7 d施药处理对杂草的防效高于移栽后13 d施药处理。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或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桶混在水稻移栽后7 d或13 d处理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Three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from 2003–2004 at Utsunomiya University, Japan,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herbicidal activity of pyribenzoxim (benzophenone O -[2,6-bis[(4,6-dimethoxy-2-pyrimidinyl)oxybenzoyl]oxime) in turfgrass. Pyribenzoxim showed a high level of safety in bentgrass ( Agrostis palustris Huds.) and zoysiagrass ( Zoysia matrella ) ≤ 300 g ai ha−1 and it controlled various major grass weeds, including annual bluegrass ( Poa annua L.), large crabgrass (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and green foxtail ( Setaria viridis L.), and broadleaf weeds, including common dandelion ( 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 horseweed ( Erigeron canadensis L.), shepherd's-purse (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common chickweed ( Stellaria media L.), common lambsquarters ( Chenopodium album L.), creeping woodsorrel ( Oxalis corniculata L.), and common dayflower ( Commelina communis L.) by fall or spring appl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bispyribac-sodium (sodium 2,6-[bis(4,6-dimethoxy-2-pyrimidin-2-yl)oxy]benzoate), pyribenzoxim showed a higher safety level in bentgrass and a stronger herbicidal activity on grass weeds; in particular, annual bluegrass and large crabgrass.  相似文献   
7.
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双草醚残留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样品中双草醚采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水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建立了双草醚在田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残留量的H PL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01~1.0m g·kg-1时,样品中双草醚的平均回收率为81.02%~95.54%,变异系数为3.89%~8.66%。水样、土壤、植株和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m g·L-1、0.01、0.01、0.01m g·kg-1。  相似文献   
8.
水稻和稗草ALS活性测定及农美利选择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除草剂主要作用靶标,新型除草剂农美利(bispyribac-sodium)即是通过抑制ALS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而达到除草目的。作者利用ALS脱羧产物3-羟基丁酮与肌酸及甲萘酚形成的复合物,采用比色法测定ALS活性和农美利的抑制作用,以明确农美利对水稻和稗草的选择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和稗草体内ALS酶促反应复合产物的吸收峰为520nm;ALS活性在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杂划体内各不相同,不同水稻品种依次为汕优63、秀水11〉样湖84〈嘉育293,不同杂草依次为稗草、鳢肠〉异型莎草〉千金子。体内法测定农美利对植物体内ALS的抑制程度结果显示,水稻ALS受抑制快于稗草,恢复也快;不同水稻品种ALS以嘉育293受抑制较快,秀水11抑制程度较大,而祥湖84和汕优63受抑制慢且程度  相似文献   
9.
双草醚对土壤呼吸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除草剂双草醚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草醚施用初期刺激土壤呼吸作用但随后产生抑制作用,施用20d后,浓度愈大对土壤呼吸作用的抑制愈明显;双草醚轻微抑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21d后基本恢复正常;双草醚对脲酶活性有刺激作用,且低浓度处理酶活性明显高于高浓度处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双草醚属于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0.
农美利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1998~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诸暨、余姚、萧山等地的多次田间小区和大区示范及模拟试验,证实农美利防治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明确其对水稻安全性和药害表现,并提出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