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30篇
  26篇
综合类   486篇
农作物   16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4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80-1986年,对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Nicotiana ncsophil(?),Burley21;Burley37;N.stocktonii是理想的鉴别寄主:整株接种方法优于其他的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以控制在相同的水平(10~3 ml)为宜。为减小生物测定的差异,所有菌系应一次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2.
棉铃疫病是长绒棉铃期的重要病害,在新疆阿拉尔地区,七月底至八月上旬,若遇低温、阴雨、高湿的环境条件也能严重流行。种植抗病品种和改善生态因素是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发病主导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a在多年辣椒重茬地的田间试验及调查研究,基本明确了辣椒疫病发生与灌水方法、栽培方式、降水、中心病株的出现等主导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栽培防病、化学治疗的综防技术,达到控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β- 氨基丁酸诱导甜( 辣) 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用β- 氨基丁酸( DL-β-aminon-butyric acid, BABA) 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 1 000 g/mL) 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 诱导处理后3 d 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 d 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 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 9.78 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 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 μg/mL时,处理24 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 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 μg/mL和10 μg/mL 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 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1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平均诱抗效果在40%以上;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最高诱抗效果为68.2%,平均诱抗效果为30%以上。1997年的试验基本上验证了1996年的结果,化学诱导因子最高诱抗效果可达60%,平均诱抗效果为35.86%,经t测验分析,诱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Phytophthora root rot, caused byPhytophthora cinnamomi R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avocado (Persea americana Miller).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root rot-resistant rootstocks that could ultimately be used under conditions in southern Florida, we screened open-pollinated progeny of avocado from the National Germplasm Repository in Miami. From 1996 to 1998, a total of 2,355 seedlings from 51 accessions were examined in potting mix artificially infested withP. cinnamomi. Most seedlings developed severe root rot, but tolerance was observed in some families (i.e., progeny of certain accessions). Although the most susceptible families developed mean disease ratings of up to 97% root necrosis, mean ratings for the most tolerant families were less than 60%. There was also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cial background of the female parent and the tolerance of seedlings. Seedlings of the West Indian race and hybrids between it and the Guatemalan rac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olerant than those from other parents (P< 0.05). Individuals in several families developed < 50% root necrosis, the arbitrary standard of tolerance in this study. Twelve families accounted for 82% (188 of 229) of the tolerant seedlings, and only two of these did not have a West Indian or Guatemalan × West Indian pedigree. Broad-sense heritability for PRR tolerance was 0.45.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inheritance of PRR tolerance in avocado and on the influence of genotype and racial pedigre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
烟草内生细菌Itb57的鉴定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Itb57是一株分离自健康烟草植株的内生细菌,室内测定表明,该菌株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和生物防治潜力,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Q153538)比对分析,鉴定Itb57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浸种和灌根接种测定结果显示,Itb57可定殖在烟草植株体内,且在不同部位的含菌量不同,以根部最高(3.72×104cfu/g FW),茎部次之,叶片中最少;Itb57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的温室防治效果为69.28%;2007和2008年的田间小区防治效果分别为61.25%和72.49%,与对照化学药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刺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对其致病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菌株在接种复壮后PG活性明显高于复壮前的PG活性;致病性菌株的PG活性显著高于非致病性菌株PG活性;受试菌株的PG活性均在培养后第7天达到峰值。综上所述,PG活性的高低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致病力强弱有一定的关系,是该病菌的一种起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