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农艺措施对旱地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 ̄1990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了不同农艺措施对旱地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肥料是影响旱地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品种、密度和播期。  相似文献   
2.
山西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山西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1个山西谷子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94%~13.39%,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重、穗粒重、产量、穗长、株高、千粒重、出苗期—抽穗期天数、抽穗期—成熟期天数、出谷率、生育期。抽穗期—成熟期天数、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等5个性状指标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抽穗期—成熟期天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出苗期—抽穗期天数与抽穗期—成熟期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出苗期—抽穗期天数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所有的主成分分析中,主要集中在前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20%。在对高产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和选育过程中,穗粒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同时也应注重对其他性状的综合考虑,注重选择单穗重偏高、株高偏低、生育期、穗长和出谷率适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谷子品种晋谷56号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并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以晋谷5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品种晋谷56号种植密度在36万株/hm2至48万株/hm2范围内,产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种植密度在45万株/hm2时产量最大;株高变化不显著;穗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先增加后减小;穗粗、千粒重均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单株干物质量变化趋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对我省谷子品质改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小米食用品质改良中存在的不足:谷子生产中早熟区缺乏优质品种,中晚熟区和夏播区优质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对谷子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在谷子育种研究中,食用品质基础研究薄弱,品质改良手段滞后,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对谷子品种的要求。提出了以RVA分析为主的小米食用品质改良的设想:利用RVA分析筛选优质品种资源,开展食用品质的遗传研究,以优×优、优×高产品种进行组配,对其后代材料在田间进行产量性状的选择,在室内采用RVA分析进行食用品质指标测试,室内外相结合,选育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谷友对谷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冀谷19为试材,研究了44%谷友(单嘧.扑灭)WP对谷田杂草的田间防效及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4%谷友最佳使用剂量为1 800 g/hm2。在该剂量下,除草效果较好,且对谷子生产安全,谷子产量与人工锄草基本相同,但较50%扑灭津WP(药剂对照)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河北省的石家庄、承德以及山东省济南的纹枯病病田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3株高活性菌株SB8、SB10和SB13,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株生防菌株对谷子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第1次调查,3株生防菌株防效分别达到77.9%、77.9%和76.0%,低于三唑酮的防治效果(80.4%),但与烯唑醇防治效果(77.2%)相当;第2次调查结果显示,生防菌株可有效抑制病情进一步扩展,优于2种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8.
谷田杂草化学防除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谷田杂草发生状况、化学除草以及谷子生产现状,综合分析了谷田化学除草应注意的事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探讨了谷田化学除草和除草剂的发展趋势。谷田化学除草的发展趋势为以高效除草剂44%谷友(单嘧.扑灭)WP为主导,以44%单嘧.扑灭WP+懒谷3号+间苗剂为主要模式,逐渐过渡到以灭生性除草剂+抗除草剂谷子品种为主要模式。谷田杂草治理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0~3次中耕以及喷施除草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轻简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耕对谷子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谷子POD、SOD活性影响显著,增强了谷子的抗逆性,对谷子的产量、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除草剂2,4-D丁酯对谷子生长前期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品质影响不显著。中耕3次对谷子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单嘧磺隆对谷子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设置除草剂单嘧磺隆2254、506、75 g/hm23个浓度,研究其对谷子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浓度的增加,谷子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谷子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氨基酸含量增加,但都低于对照。合理的喷药浓度为450g/hm2,可以改善谷子田间生长环境,相对提高谷子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