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小菜蛾蛹寄生蜂颈双缘姬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颈双缘姬蜂是小菜蛾蛹期的寄生蜂,试验蜂种来自马来西亚。笔者在室内对其一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作了观察,并在玻璃房内进行了放蜂试验。在20℃下,雌蜂的发育历期为17.3天,雄蜂为16.7天;23℃下,相应为12.2天;27℃则为11.0和10.5天。提供蜜糖水和清水,成蜂寿命长(否则很快死亡),如在23℃下雌蜂可活52.0天,雄蜂活37.5天。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被寄生过的寄主蜂,大约只有35%发育至成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浙江杭州和台湾梨山2地的颈双缘姬蜂,以小菜蛾蛹作寄主,在室内进行了群体间、个体间杂交、回交试验,测定比较了各组合雌蜂寄生的寄主蛹数、育出的子代蜂数及性比.结果表明,除群体杂交时梨山种群子代雌性比显著较杭州种群为低、回交时(梨♀×杭♂)F1♀与杭♂回交的子代性比显著较杭♀与(杭♀×梨♂)F1♂回交的低外,其余所测定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在各组合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杭州和梨山两地的颈双缘姬蜂在生殖上完全亲和,不存在生殖隔离,为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26℃下,以小菜蛾作寄主,研究了颈双缘姬蜂和菜蛾啮小蜂间的寄主资源竞争,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攻击对2、4龄幼虫期已被菜蛾啮小蜂产卵寄生的小菜蛾肾,将其产卵器插入,但不会将卵产在已被寄生的蛹中,产卵器停留在已被寄生蛹内的时间,明显短于未被寄生蛹内的,对已被寄生的寄主蛹的攻击又随寄主蛹体内啮小蜂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颈双缘姬蜂产卵器的插入对小菜蛾蛹内菜蛾啮小蜂的存活率没有影响,当存在被啮小蜂寄生的小菜蛾蛹时,颈双缘姬蜂对小菜蛾蛹的寄生率下降,但不会影响颈双缘姬蜂后代的雌性比。两种蜂的合计寄生率,较只有一种蜂存在时要高。  相似文献   
4.
杉针黄叶甲Xanthonia collaris Chen主要危害云杉,在甘南州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30-50cm的土壤内越冬,翌年5月中上旬化蛹,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卵开始孵化。成虫喜阳光,有假死性,幼虫喜阴湿。用50%甲基异柳磷或25%增效辛硫磷喷雾防治成虫,杀虫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Gravenhorst)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及分布,本试验对雌、雄蜂触角及感受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触角具有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板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等5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分2种类型,锥形感受器分6种类型。毛形感器在雌蜂的触角上分布多于雄蜂,锥形感受器11只分布于雄蜂的触角上,而锥形感受器IⅡ、Ⅳ、V和Ⅵ及腔锥形感受器仅分布在雌蜂上,板形感器在雄蜂的触角上分布多于雌蜂。本文对5类感受器的形态进行了详尽描述,并与其它寄生蜂的感受器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各类型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野生猪獾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我国野生猪獾的体型、外貌、生物学特性及其现状和减少的原因 ,叙述了猪獾的开发利用价值 ,并对其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以小菜蛾蛹作为寄主,比较浙江杭州和台湾梨山2地的颈双缘姬蜂在13~35 C范围内7个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存活、子代性比及内禀增长率.在13和35 C下,2个种群均不能育出后代成虫.在15、25、30、32和33.5℃下,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每雌寄生的寄主蛹数在2种群间无显著差异,但幼虫至成虫阶段的存活率在32和33.5℃下,杭州种群均高于梨山种群,其中32 C下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子代性比除33.5℃下2种群间无显著差异外,15、25、30和32℃下杭州种群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梨山种群.杭州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15~33.5 ℃范围均高于梨山种群,在30和32 C下,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推测在高温区段种群间存活率的差异是由于各种群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长期适应所造成的,存活率和子代性比方面的种内变异是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颈双缘姬蜂防治小菜蛾时最值得考虑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杀虫增效剂--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种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显著增大了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对甲胺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胡椒基丁醚的作用显著高于后两者,而后两者之间较为接近。2种寄生蜂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击倒作用具明显的恢复能力,而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可显著抑制这种击倒恢复能力。上述结果表明,2种寄生蜂对所测试杀虫剂的耐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有关,其中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可能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