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50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49篇
  191篇
综合类   763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29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专家群体对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树龄、产量进行柑橘园产量等级经验评估,应用回归方法筛选出柑橘园产量等级的统一量化模式,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可比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靠接红桔、酸桔和枸头橙砧,矫治枳砧甜橙缺铁黄化有明显效果。其中,以枸头橙效果最好,以下依次为酸桔和红桔,靠接砧苗后树势逐年恢复,产量成倍增加,靠接红桔、酸桔和枸头橙分别比对照增产3.3、1.4和1.5倍;对提高果实含糖量、果汁率和降低含酸量亦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柑桔溃疡病菌存活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锋  李祥 《植物检疫》2002,16(2):69-72,77
本文对鄂东南地区生态条件下柑桔溃疡病菌在不同场所的存活期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能否作为侵染源进行了评价。证实在病株病斑内的病菌存活时间可达一年以上 ,是此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病菌在田间条件下的土壤、落叶、落果、果皮及自然水中的存活期均相当有限 ;其中以冬季病落叶中的病菌存活期最长 ,也不超过 3个月 ;故年前存在于这些场所的病菌均不能成为第 2年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4.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在半自然条件下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虽寄生能力高于其他供试品系,但到第2、3天明显降低;玉米螟赤眼蜂北京6-2-2品系每天均维持一个较平稳的寄生能力,产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比较分散,并在第2、3天显示出比其他品系较高的寄生潜能。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的卵块寄生数量可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品系则在各处理密度下,寄生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从卵粒寄生率看,广赤眼蜂伊朗1-1和吉林1-2两个品系的寄生数量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其他品系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The effects of growth and leaf temperature on photosynthesis were evaluated in sweet orange seedlings ( Citrus sinensis cv. Pera) infected with Xylella fastidiosa (the bacterium that causes citrus variegated chlorosis, CVC). Measurements of leaf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were taken at leaf temperatures of 25, 30, 35 and 40°C in healthy and infected (without visible symptoms) seedlings submitted to two temperature regimes (25/20 or 35/20°C, day/night), not simultaneously. The CO2 assimilation rates ( A )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 g s) were higher in healthy plants in both temperature regimes. Values for A and g s of infected and healthy plants were higher in the 35/20°C regime, decreasing with leaf temperature increase.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healthy and infected plants were higher at 35/20°C, while no differences in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except for potenti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II, which was higher in infected plants. Low A values in infected plants were caused by low g s and probably by biochemical damage to photosynthesis. The high alternative electron sink of infected plants was another effect of reduced A . Both high growth and high leaf temperatures increased differences in A between healthy and infected plants. Therefore this feature may be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lower growth and/or productivity of CVC-affected plants in regions with high ai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740余站观测的月平均2 m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动力学诊断的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冬季异常偏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2016—2017年冬季气温偏暖主要是由于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弱,在中国存在异常的偏南风。阿留申低压偏弱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由于阿留申群岛地区的海温偏低,冷源对应异常高压导致阿留申低压偏弱;二是阿留申低压在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以北,然而该冬季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位置偏南,导致阿留申地区偏离急流出口减压区,从而导致阿留申低压偏弱。此外,西风带偏北,中高纬亚洲大陆上空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  相似文献   
7.
Carotenoid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to the plants themselves but also are beneficial to human health. Since citrus fruit is a good source of carotenoids for the human diet,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carotenoid profiles and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in citrus fruit. Thus,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describe the diversity in the carotenoid profiles of fruit among citrus genotypes. In regard to carotenoids, such as β-cryptoxanthin, violaxanthin, lycopene, and β-citraur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otenoid profil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rotenoid-biosynthetic genes is discussed. Finally, recent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analyses of carotenoid contents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carotenoid-biosynthetic genes in citrus fruit are shown.  相似文献   
8.
查尔酮的合成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从10个柑橘种质中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对其不同时期的果实和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CHS基因的序列多态性与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qRT-PCR检测了CHS基因在不同种质之间以及同一种质的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柑橘CH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相似度达98%以上。聚类分析表明,CHS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有物种特异性,而且与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CH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种质、部位及生长发育时期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类黄酮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CHS基因对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柑橘中5种杀螨剂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取有机相用Qu EChERS方法净化,利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杀螨剂在0.005~0.5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6,方法定量限为0.005 mg/kg。在0.005、0.01和0.1mg/kg 3种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0.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4.64%。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柑橘类水果样品中杀螨剂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产品供应链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建立有机柑桔的生产加工质量追溯体系的技术指标标准,包括产品来源追踪的产品批号和质量安全问题原因追踪的诸多因素,确保有机柑橘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