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9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线仓鼠胴体重长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农田害鼠之一,本文用胴体重代替体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其胴体重与体长之比(即胴体重长指标)的年龄、性别、季节、年度变化,结果除年度变化外,均发现有显著性差异,雄性的该值较雌性的大得多,同性相比,Ⅳ龄组最大,在19871989年间的种群密度下,其胴体重长指标与种群密度间没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瓮安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季节变化规律,给其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瓮安县1996201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种群组成和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2.03%。多年平均捕获率为2.70%,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年中在5201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种群组成和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2.03%。多年平均捕获率为2.70%,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年中在56月和86月和89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平均捕获率分别为3.16%9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平均捕获率分别为3.16%3.21%和3.07%3.21%和3.07%3.16%。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是否有显著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只大林姬鼠和10只黑线姬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鼠的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大林姬鼠的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Muribaculace、unidentified-Lachnospiraceae、螺杆菌属,黑线姬鼠的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Lachnospiraceae、unidentified-Muribaculace、乳杆菌属。Anosim分析结果表明,大林姬鼠与黑线姬鼠肠道菌群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且两组间肠道菌群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为防治农林有害微生物和有效评估鼠类疾病传播风险提供基础微生物数据。  相似文献   
4.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 Pallas)是豫东、豫北平原及黄河流域农田优势鼠种,其数量占野栖鼠总量的40%以上,以作物种子与草籽为食,花生、大豆、小麦等多种农作物受害严重。1982-1987年,我们组织协作,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田黑线姬鼠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 ̄1995年10年监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浙江农田优势种,每年4 ̄5月和9 ̄10月为繁殖高峰期,6月和10 ̄11月为数量高峰。冬前冬后密度基数,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力,温度,降水,天敌和药剂防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及预测的依据。根据害鼠密度与稻麦为类损失率及经济允许水平,提出主害期控制的鼠密度指标为:大小麦2.7% ̄4.4%,早稻4.6% ̄6.7%,晚稻6.9% ̄8.4%,防治指标为  相似文献   
6.
The road effect on small rodent population is investigated at 8 fragmented forest areas in the Baekdudaegan moun-tain range, South Korea in September 2001, We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body condition of small rodents near the roads, Korean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seems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existence of a road than striped field mouse (Apodemus agradus), Korean field mouse prefers interior forest area to around road. Striped field mouse is a habitat generalist and has wide distributional range around road, but Korean field mouse is forest-inhabiting speci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limited in forest are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effect of road is different on each small rodent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7.
黑线姬鼠是大方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之一.为摸清黑线姬鼠繁殖参数的年龄和季节变化情况,对贵州省大方县2008—2020年稻田、旱地鼠情调查中捕获的270只黑线姬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性比为1.06,平均怀孕率为28.78%,平均胎仔数为5.4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9.39%,平均繁殖指数为0.81;幼年组性未成熟,不参与繁殖,亚成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均可参与繁殖,不同年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均不断增加,成年Ⅱ组和老年组为主要繁殖群主体;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存在显著差异,冬季无繁殖个体,繁殖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秋季,而春季和秋季为主要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8.
<正>一、森林鼠害的特性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分支哈达岭余脉,辉发河上游,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属于半山区,地形复杂,鼠类的分布也不均。以树栖鼠、地栖鼠共存,而西部地区则以地栖鼠类为主。由于这些鼠类的存在,对森林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森林鼠害主要危害10年生以下的林木,它们以啃食幼苗及幼树的树皮、树根和嫩茎造成树木死亡,影响树木的生长。按危害形式可分为地上危害型,主要  相似文献   
9.
长耳鸮(Asio otus otus(L.))别名长耳猫头鹰,属鸱鸮科(Strigidae)肉食性鸟类,是鼠类的重要天敌之一。近年来,在宽甸县鼠情监测点的毛甸子镇,每逢冬季都有200余只长耳鸮迁移到山地森林、林缘疏林地附近越冬,白天群集栖息于柞、桧、柏等树上,晚上在周围捕食。对此,我们于2007年11月到  相似文献   
10.
1、症状 烟草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地上部.苗床期染病,始于2片真叶期,先叶片主脉或侧脉上产生病斑,很快病斑沿中脉扩展到叶柄处及茎部形成圆形至椭圆形黑斑,大小0.2~0.3毫米,后向上下扩展成条斑,随之顶芽上有病斑的一面弯曲,同时病株有病一侧叶片凋萎,全株呈"偏枯"状态,严重的全株枯死.剖开病茎从基部到顶芽的维管束内具明显的黑线,近黑线处叶脉变黑发皱,茎外密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大田期症状类似于苗床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