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8篇
  14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中国西南地区1980—2010年112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作为计算参考作物蒸散(ET0)的标准方法,分析了蒸发皿系数Kp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9种Kp经验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西南地区Kp月均值变化范围为0.65~0.85,其中6—9月Kp较高,2—4月Kp较小;Kp在空间上呈西低东高特征。9种Kp模型中,A98模型的适用性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水量对温室甜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品天下208" 甜瓜为试验品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灌溉试验,采用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了不同蒸发量系数(K_p=0.45;0.6;0.75;0.9)的供水处理,探求不同灌溉水量对温室甜瓜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温室内的温度能够满足甜瓜的正常生长.不同处理的灌溉水量比值始终为T1:T2:T3:T4=0.45:0.6:0.75:0.9;从甜瓜的株高、茎粗、总生物量、根冠比等指标综合分析,采用T2(K_p=0.6)处理均优于其它水分处理,且根冠比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以T2处理最高;各处理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不同处理的叶片细胞液浓度表现为T1>T2>T3>T4处理.结果表明:采用T2处理的灌溉模式有利于甜瓜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前提下降低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勒泰地区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4-2001年连续38a的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对该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地区平均而言,20世纪70年代的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最高,此后逐年代下降,大部分站点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全区一致,东部有两站不同;夏季平均蒸发量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少;除冬季外,平均季蒸发量与年变化一致。年平均及春、夏、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呈波动变化状态,冬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空间分析表明,夏秋季大部分站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个别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大部分站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大部站变化不明显。突变检测表明,该地区年及夏秋季蒸发皿蒸发量80年代中期有一次明显的突变,春、冬季突变不明显。各站及不同季节趋势变化和突变时间的不同步,表明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会有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采用Φ20标准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为控制灌溉参数,研究不同灌水方式(覆膜滴灌、覆膜沟灌和覆膜小畦田灌)对温室环境和番茄生长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秋冬茬口的日光温室内,与膜下沟灌和传统覆膜畦田灌溉比较,覆膜滴灌一定程度降低了温室湿度,保持了土壤水分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势范围,使番茄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另外,采用覆膜滴灌时,灌水周期为3d,蒸发皿系数取1.0时,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推荐作为该茬口的灌溉制度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作物模型模拟小麦、玉米灌溉需水量,结合蒸发皿法估算蔬菜、果树等其他作物需水量,回溯雄安新区上游1986-2015年农业种植结构及农业需水的时空演变趋势,摸清不同作物的需水量比例及时间变化,并推算了消除降水年际波动的1970-2015年农作物灌溉需水量,探讨单纯人类活动下的农业需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6-2015年,研究区作物播种总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面积多年平均84.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平均71.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稍有下降,玉米、蔬菜播种面积显著增加,果树种植比例在山区增加、平原区减少。研究区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22.52×108 m3,小麦、玉米、蔬菜、果树和其他作物分别占灌溉需水总量的58.6%、12.6%、5.8%、16.3%和6.7%,受播种面积增加影响,1970-2015年,蔬菜和果树需水显著上升。从空间上来看,灌溉需水总量在上游山区上升显著,而在平原区表现为下降;排除降水的年际波动后,研究区作物需水自1970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整体上升减缓,但随农业播种总面积增加和蔬菜、水果需水增加影响,需水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控制上游农业用水,种植低耗水作物、减少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是恢复雄安新区清水产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桂林灌溉试验站1980-2003年气象要素实测资料为例,分析蒸发皿蒸发量及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采用距平百分率法、滑动平均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了蒸发量、气温、降雨量、风速、日较差、相对湿度的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农田灌溉试验站1980-2003年的蒸发量、降雨量、日较差和相对湿度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7.
43年来青海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青海省44个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因子数据,分析全省及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在过去43年中的变化趋势,并以线性相关方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下降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青海全省还是地区蒸发皿蒸发量都表现为明显的下降倾向,并且在空间上具有从柴达木地区向青南地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导致青海省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较差和风速的减小.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近45a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蒙古境内35个气象站1960~2004年逐日蒸发皿蒸发量资料,研究了大兴安岭森林区、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化草原区、草原化荒漠区和典型荒漠区6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域蒸发量的气候变化,揭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蒸发量的特征值及蒸发量年内、年际变化规律,推断得出内蒙古不同生态类型区域今后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植物的蒸腾机理与土壤的蒸发机制,利用生物膜技术,研制了参考蒸发蒸腾仪。该仪器可很好地模拟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的自然物理过程。从理论上对仪器直接测定法与Penman-Monteith法、蒸发皿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应用试验上,利用蒸渗仪值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仪器直接测定法的精度稍差于Penman-Monteith法,但较蒸发皿法有很大提高。仪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价格低廉,易为我国普遍存在的经济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用户所接受,将有良好的商品化开发及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琦  杨澜 《农业灾害研究》2022,(7):66-68+71
根据汶上县1961—2010年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气象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汶上县近50年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整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减少速率为-10.8 mm/10年;(2)蒸发皿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偏多,分别占全年蒸发量的31.6%和37.7%,而秋季和冬季的蒸发量相对偏少;(3)降水量总体呈现曲线波动状态,变化速率为-0.04 mm/10年,整体变化不明显;(4)夏季降水量在全年降水量中所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