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0篇
  2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高留茬还田是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攻关项目。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连年耕翻及大量使用化肥,耕地遭受风蚀、雨蚀,致使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耕地板结,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研究对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简称CMC),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MC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MC含量的增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大,土壤分形维数减小,土壤黏粒和粉粒比例减少,砂粒比例增多,黏粒和粉粒均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砂粒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黏粒含量对土壤分形维数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中0.1 mm的颗粒含量减少,而≥0.1 mm的颗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CMC含量的增大,土壤的入渗能力减弱,稳定入渗率显著减小,Philip公式中吸渗率减小,Kostiakov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减小,经验指数增大;随着CMC含量的增大,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强,van Genuchten公式中土壤滞留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及与进气值相关的系数均有所增大,形状系数逐渐减小。该研究对可为CMC的田间土壤改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研究了山西吴起县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林草地和农田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为1.17~1.21 g/cm3,差异较小,但均比农田(1.31 g/cm3)低约11%,不同植被类型地各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结构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天然草地和农田。实施植被修复后,与农田相比,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好于纯林林,天然草地和农田较差,天然草地略好于农田。  相似文献   
4.
利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和有机肥施用对白菜地土壤地表径流氮素损失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用化肥(CK)、生物炭配施化肥(B)、有机肥配施化肥(F)、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BF)4个处理,探究施加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团聚体以及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B与F处理较CK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要优于F处理,F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优于B处理,BF处理提高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能力介于B、F处理之间;在整个生育期内,B、F处理均能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处理,BF处理降低氮素的径流损失要优于B、F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径流液总氮与>2 mm粒径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P<0.01);径流液中硝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呈显著相关(P<0.05);径流液中铵态氮的损失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团粒结构的提高是氮素径流损失减少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植株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提高,B处理显著高于F处理,BF处理位于B和F处理之间。综合考虑氮素径流损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化肥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炭基肥,是利用农田废弃物炭化后获得的生物质炭,依据不同作物的需肥比例生产出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也是农田废弃物炭化还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作物的茎、叶、头粉碎还田,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减少虫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作物收获后,用机械将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的优点。不仅抢农时、抢积温,解决了及时处理大量秸秆就地还田及避免腐烂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变废为宝。据测算,机械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38%、全氨含量增加0.090%、全磷含量增加0.003%、全钾含量增加1.674%。  相似文献   
7.
一、整地提前一星期,将土壤翻耕熟化,结合整地,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千克,蔬菜专用复合肥50千克,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和,创造良好的团粒结构和营养土层,并做到深沟高畦,能灌能排(这里指的整地,也包括直播用的苗床地)。待苗长至12厘米高时,可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移栽,并做到移栽田浇足底水,移栽后搭棚遮阳,或移栽在保护地大棚内,用遮阳网覆盖。  相似文献   
8.
蚯蚓是土壤中较为常见的爬虫,也是花盆中的“常客”。对于蚯蚓的是非功过,花友们历来褒贬不一。褒者言其柄于土中,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并可使土质疏松,改善团粒结构;贬者云其在土中四处钻营,使盆土“千疮百孔”,而且会在食料缺乏时蚕食花卉根系,为盆花之大敌……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红提(红地球)葡萄在我国发展面积较大,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果粒偏小、色泽不匀、品质及贮运达不到其固有的品种性状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种植者的效益和积极性.为此,在红提葡萄的多年生产实际中,科学地应用药肥制剂,上调葡萄树势、穗形、果粒,下调土壤团粒结构和营养元素,生产出了平均粒重15 g以上的品质优、外观美、耐贮运的红提葡萄,此项技术被称为"双调增大果粒"新技术,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殿刚 《中国瓜菜》2008,21(1):52-53
<正>经过多年调查,笔者发现现今大棚瓜菜生产在施肥中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1)施肥种类、数量不合理,存在盲目施肥现象。(2)施肥比例不恰当。氮、磷、钾三大要素施用比例不合理,氮、磷比例偏大。(3)施肥方法不科学。这3个问题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