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超甜玉米果皮柔嫩度在子粒发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以10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硬度计法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果皮柔嫩度值,分析果皮柔嫩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0份参试材料在果皮柔嫩度上存在梯度差异,其中PE10果皮柔嫩性最好,T105中等,S33205最差;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海南陵水(2014年冬)两种环境下,在授粉后第12~24天,PE10、T105、S33205的果皮柔嫩度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各测定时间点的柔嫩度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随着子粒的发育,相同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果皮柔嫩度差异呈现先增大后缩小最后又趋于一致的规律;2014年湖北武汉春季与海南陵水冬季相比,同一材料最适采收期相差4 d,但最适采收期的果皮柔嫩度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环境改变会影响果皮嫩度变化速率,但果皮柔嫩度的好坏本质上仍决定于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杂草稻Rc基因的单体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研究D101大孔树脂富集山竹果皮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D101大孔树脂富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总黄酮动态解析附的效果好于静态,动态解析附的最佳条件为:以流速2 m L/min上样30 m L 2 mg/m L的提取物,且用60 m L 70%乙醇以2 m L/min的流速洗脱,此条件下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由原先的57.8 mg/m L增加到174.2 mg/m L。  相似文献   
4.
The timing of seed germination may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a weed species in an agroecosystem, and its expression is modulat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ut also by seed physiology and anatomy.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light, pericarp, dry storage and cold stratification on 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in feral radish, a troublesome agricultural weed in temperate zones of the Americas that reduces crop yields. To this end, we used isolated intact pods and extracted seeds to test germination over time under contrasting temperature, light and storage conditions. Here, we showed that fresh seeds were non‐dormant, but that light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pericarp reduced germination, especially under low temperatures. The pericarp reduced the final water content absorbed by seeds inside pods and decreased absorption/dehydration rates. The pericarp showed several small lignified cell layers in the endocarp, and x‐ray images displayed the lack of space between the partially embedded seed and the endocarp. Dry storage and cold stratification were ineffective in breaking the dormancy imposed by the pericarp. The apparent requirement for darkness and the mechanical restriction of the pericarp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duce dormancy, spreading the timing of seed germination over a more extended period and hindering the control of feral radish.  相似文献   
5.
龙眼复合涂膜保鲜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魔芋葡苷聚糖、壳聚糖、乳化剂等,采用正交设计设立10个试验组,进行涂膜效果试验和龙眼常温保鲜试验,得出最佳的涂膜配方(含抗菌抑霉剂)为:魔芋葡甘聚糖浓度0.2%,壳聚糖0.2%,蔗糖脂肪酸脂0.15%。经过重复性试验,采用该组配方涂膜能有效增加“福眼”在贮藏期间的好果率,在常温下贮藏7d好果率为82%。显微照片显示,复合涂膜能在龙眼果皮形成一层更加致密的白色半透膜,能渗透到龙眼外果皮的微裂孔和维管束中,覆盖龙眼果皮表面的细孔。  相似文献   
6.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荔枝果皮色泽由多种色素决定,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品质性状。果实着色是花色苷积累的结果,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同时受内外环境影响。本文重点介绍荔枝果皮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从外界环境、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花色苷积累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提升荔枝果实的色泽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洪学  屈兴红  陈佳静 《蔬菜》2020,(12):10-13
为探究甜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以甜瓜嫩果皮颜色为深绿色的S26和青色的S28为亲本材料,通过构建BC1群体,利用卡方测验,分析回交群体BC1的深绿色嫩果皮和青色嫩果皮的分离比例,开展甜瓜嫩果皮的遗传规律分析,以对嫩果皮颜色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BC1群体表型表现为深绿色和青色2种,且群体比例为1∶1,从而确定颜色性状为单基因控制且深绿色为显性性状。通过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混池测序结果可以看出,控制甜瓜嫩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chr04的端部位置,这为后续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克隆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和引起裂果生理原因,分析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为生产过程中降低裂果发生率生产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核白、无核紫、无核白鸡心、新郁等12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成熟期浸水诱导裂果,对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裂果特性,通过石蜡切片测定果皮细胞结构特征,测定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马家柚粗皮果形成的原因,以马家柚光皮果为对照,比较了果实发育期间果皮的显微结构。通过对外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光皮果的油胞下凹,而粗皮果的油胞略有凸起,并且粗皮果的油胞体积明显大于光皮果,二者在油胞上所表现的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粗糙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中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在果皮成熟时粗皮果中果皮细胞较光皮果形态上更细长,果皮射线方向细胞直径更大,细胞间隙也更大,这些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增厚、海绵层疏松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授粉后18~22 d出现了最大值,结合两者分析,春季播种的不同熟期超甜玉米适宜采摘期不同,早熟的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18天左右,中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0天左右,迟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2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