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磨盘柿为试材,研究不同液浸处理对冰温贮藏(-0.5~-0.2)℃柿果涩味转变、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条件下,用2%浓度的NaCl溶液贮藏磨盘柿,可使果实的乙醇含量在贮藏30~45 d内急剧增加,促进可溶性单宁的降低,在贮藏45 d时达到完全脱涩,并可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具有脱涩和保脆的双重作用,同时可保持相对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贮藏后期果实丙二醛和膜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减缓果实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一种利用NaHCO3对山核桃仁脱涩的碱法脱涩工艺,基于综合了脱涩率与感官评分的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工艺参数,并对比碱法脱涩与传统的沸水脱涩对山核桃仁游离酚、结合酚含量,以及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碱法脱涩工艺参数为脱涩温度65 ℃,脱涩时间100 min,NaHCO3质量分数5%,固液比(g·mL-1)1∶15。在此条件下,山核桃仁的脱涩率为92.04%,感官评分为9.2分,响应值为75.47。与沸水脱涩相比,碱法脱涩既能去除苦涩味,又能更大限度地保留山核桃仁中的结合酚,减少油脂、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更好地保持山核桃仁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柿脱涩过程中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涩柿果实CO2脱涩过程中的褐变现象,了解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扩大CO2脱涩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涩柿产业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极易褐变品种‘中柿1号’为试材,采用CO2脱涩法对商熟期果实进行脱涩处理,根据褐变面积分为T1(25%~49%)、T2(50%~75%)和T3(≥75%)3个褐变等级,以未处理果实为对照(CK),对不同褐变等级柿果生理生化指标及褐变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随着褐变程度加重,‘中柿1号’果实硬度、L*a*b*、可溶性单宁和总酚含量逐渐下降,MDA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SOD、POD、CAT和PP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单宁与不溶性单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果实硬度、L*b*值均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值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抗坏血酸含量与POD、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用CO2脱涩法处理柿果实时,高CO2低O2环境破坏了柿果实内部氧化还原的平衡状态,导致果实褐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CO2脱涩处理的涩柿细胞壁果胶组成差异,分析脱涩对柿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涩柿果胶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瓶柿为试材,分别进行未脱涩处理及采用90%~95%CO2处理15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24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 3种脱涩处理.通过福林酚法测定柿果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半乳糖醛酸法测定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柿果果胶,并分析果胶提取率、色泽、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随着CO2脱涩处理时间的延长,柿果可溶性单宁含量降低,不溶性单宁含量升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螯合性果胶和酸溶性果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胶提取率随柿果脱涩程度的提高而升高,90%~95%CO2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柿果果胶提取率是未脱涩柿果的4.00倍;提取的果胶亮度L*显著降低(P<0.05,下同),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升高;提取的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均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其中阿拉伯糖和木糖相对百分含量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相对百分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CO2脱涩处理可显著提高柿果果胶提取率,并影响提取果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脱涩可作为制备柿果果胶的前处理工序,以90%~95%CO2处理柿果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脱涩方式提取得到的果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5.
柿树乙醇脱氢酶活性与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不同脱涩类型柿(Diospyros kaki Thunb)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活性和ADH最适反应温度,以了解ADH在脱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单宁含量逐渐降低,ADH活性逐渐增高,到果实基本完成脱涩后,ADH活性又开始降低,在不完全甜柿中变化较大;涩柿和不完全涩柿在果实近熟期,可溶性单宁含量有所下降,但不能完成脱涩,且ADH活性较低。叶片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变化与ADH没有相关性。乙醇脱氢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25℃左右。ADH与柿果实脱涩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最新选育的早熟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乙醇可使早红柿果实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降低,其中30%和40%乙醇处理及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早红...  相似文献   
7.
何明 《经济林研究》1991,9(2):66-71
平核无柿是日本柿的重要栽培品种之一,其脱涩方法常采用乙醇脱涩法。但经过乙醇脱涩处理的平核无柿,往往由于果肉软化及黑变现象的发生而降低了其商品价值,这是产销双方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平核无柿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平核无柿乙醇脱涩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比较适宜的脱涩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柿果实脱涩机理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乙醇与乙醛处理对涩柿果实脱涩的作用以及影响柿果实脱涩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柿果脱涩机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柿品种分类新体系出发,结合柿果发育特点,尤其是单宁细胞发育和原花青素代谢研究近况,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柿果脱涩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比较完全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以及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脱涩方式、特点及其分子机理的差异,旨在阐明完全甜柿的商品优越性以及中国甜柿在柿遗传改良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鲜柿温水脱涩传统方法的优点,阐述了采用温水进行鲜柿脱涩的生产过程、质量鉴别与控制、保温方法等工艺内容;同时,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了采用温水进行鲜柿脱涩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流程、使用维护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