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22篇
  128篇
综合类   875篇
农作物   179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248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临夏地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1984—1986年在自治州全境进行调查。基本查明,临夏地区分布有53种野生果树,分别隶属于13科26属。其中木本50种,草本3种;蔷薇科野果最多,有31种,占58.5%。对19种主要野果的糖、酸、维生素C、氨基酸及钙、磷、钾、镁、铁、铜、锌、钼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500mg/100g以上的有8种。特别是西北蔷薇(Rosa davidii Crep),其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2354 mg/100g,为传统水果的数十至数百倍,远高于沙棘和猕猴桃。此外,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一种高营养野果。它分布广泛,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梨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江西赣南北部林区的野生裂菇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它含金属元素15种、粗蛋白含量达27.52%、氨基酸含量达23.98%,是一种很优秀的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4.
中国葡萄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种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含有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为吉林当地10头黄牛输配。结果,受配牛妊娠率为100%,产犊成活率为100%,杂种后代牛在采食性能、抗寒暑能力及生长速度方面都优于本地黄牛。初步表明利用含1/2野牦牛血液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有较强的种间杂种优势,可为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中的野生食用植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考证,在《蒙古秘史》中的植物古蒙古名称中,有山荆子、稠李、地榆、鹅绒委陵菜、葱、山韭、山丹和野韭等8种野生食用植物。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表明,这些植物在十二世纪蒙古人所采集的地点,即现在的蒙古国肯特山脉地区仍有广泛分布。从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看,它们在蒙古族民间被用于代粮、野菜、茶用、药用和调味品,比过去的利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独特的植物利用文化。本文不仅对蒙古学研究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对寻找新的食用植物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7.
外源甜菜碱对作物的抗旱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小麦浸种、水培、大面积喷施和茄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对作物的抗旱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浓度为25~50mg/L时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光合作用强度[达7.07~7.57μmol/(s·m~2)]及生物学产量增加;在外源甜菜碱浓度100 mg/L时小麦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达到35.23μg/(g·h),同时小麦抗旱性增强。数学模式寻优结果表明:在外源甜菜碱浓度26.4~68.9mg/L,土壤水分含量12.6%~20.7%时,可获得最佳的茄子生物总量。  相似文献   
8.
Suppression of Verticillium Wilt in Eggplant by Some Fungal Root Endophyt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fungal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225 root segments of eggplants, melon, tomato, strawberry and Chinese cabbage, grown as bait plants in a mixed soil made up of samples from different fields in Shizuoka, Japan. Isolates belonging to Mycelium radicis atrovirens (MRA), including Phialocephala fortinii,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in all the five bait plants. Eleven of the 123 isolates, after being inoculated onto axenically reared eggplant seedlings, almost completely suppressed the pathogenic effects of a post-inoculated, virulent strain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Seven of these 11 isolates had come from the roots of eggplant and included Heteroconium chaetospira, P. fortinii, and unidentified species of Fusarium, Penicillium, Trichoderma and MRA. P. fortinii, H. chaetospira, a non-sporulating isolate with white mycelium (SWM) and MRA were easily reisolated from root segments. Hyphae of H. chaetospira, P. fortinii and SWM colonized the root tissues of eggplant without causing apparent pathogenic symptom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se endophytes confer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by V. dahliae are unknown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fungi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indicates that they have potential as biocontrol agents and merit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
云南特有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南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500 余种, 其中云南特有的164种, 分属35科54属, 多为热带、亚热带果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滇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和滇中—滇东北3个特有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用途广泛, 优异性状明显, 有待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茭儿菜(野茭白)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茭儿菜 ,别名野茭白、野茭瓜 ,属禾本科菰属。须根系 ,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 ,叶分叶鞘和叶片两部分 ,圆锥状花序 ;茭儿菜在春季发芽、生根 ,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夏、秋季抽穗、开花、结实 ;以地下匍匐茎和地上茎作为繁殖材料 ,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适温范围 10~ 2 8℃ ,生长期间不能缺水 ,需 2 5~ 5 0cm深厚土层 ,以粘壤土或壤土为宜 ,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 ,不耐遮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