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言语报道昆明小哨和宜良良竹山两地区两种植被类型和两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上,干巴菌只能在弱酸性的沉积岩类(石灰岩或砂页岩)或河流沉积物类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山原红壤的针叶林型的云南松或阔叶林型的麻栎林下生长发育。而其它成土母质形成的土壤中云南松林或麻栎林下,不会长出干巴菌。(2)干巴菌根际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土壤疏松多孔、透水透气和土温传递优良;PH值在4.5-5.5区间内;土质富含钙和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干巴菌的分布及其在分布区内的植被类型,查清了干巴菌主要分布于针叶树林中,尤以云南松林内分布最多,但也分布于纯的栗树林中。通过对于巴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的分析,结果与宏观调查一致:其生长土壤较为贫瘠,是一种菌根菌。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分卫星遥感影像计算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亚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含量,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和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Landsat-7)进行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模验证,揭示高分遥感影像结合植被供水指数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亚高寒草甸草原上的适用性,同时分析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高分二号(GF-2)、Landsat-7影像数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为研究区,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 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反演图,通过半方差函数及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状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体现在整个研究区内以及各个地块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介于0.11%~60.44%之间;土壤水分含量与坡度、海拔、坡向、NDVI、地表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布主要受NDVI、坡向、坡度、海拔的影响。综上,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结合高分遥感影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可行的,基于GF-2遥感影像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优,较Landsat-7遥感影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李霞 《湖南农机》2008,2(1):42-44
要想完整地了解藏族,了解藏族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藏族的宗教,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藏族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任时世在变,二者紧密相连的关系不会变,并且二者在不断的相互扶持中不断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干巴菌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不同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培养基对干巴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干巴菌菌丝利用最好的的碳源是葡萄糖,其次是蔗糖。利用最好的氮源是硝酸钙,其次是硝酸铵和硫酸铵,对蛋白胨和尿素的利用效果差。缺少碳源或氮源时,菌丝生长细弱、稀少,不形成原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均对干巴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锰、铜和维生素B2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甘南黄河源区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甘肃甘南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统计年鉴为资料依据,在对该区进行了现地考察以后,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区:重点保护区、修复治理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分别对三个功能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重点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略有盈余(1.4644),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亏损(-0.8230),修复治理区的生态承载力介于两者之间,略有盈余(0.2312)。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提出了甘南黄河源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介导质粒DNA法转染藏鸡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pofectin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染藏鸡成纤维细胞,通过优化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各种参数以寻求最佳的转染条件。结果表明:6孔培养板中细胞汇合度达70%~80%时,用2μL脂质体介导1.5μg重组质粒转染10 h即可获得较满意的转染效率。说明Lipofectin能有效介导质粒pEGFP-N3转染藏鸡成纤维细胞,转染率与细胞生长汇合程度、脂质体包被质粒的浓度比例及转染时间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百部(Stemona Shandongensis D.K.Zang)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启动培养基为MS+6-BA 5.0mg.L-1+NAA0.1mg.L-1+糖30g.L-1+琼脂6.5g.L-1;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mg.L-1+NAA0.05mg.L-1+糖30g.L-1+琼脂6.5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糖30g.L-1+琼脂6.5g.L-1,通过正交试验也证明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干巴菌担孢子多核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巴菌(ThelephpragonbajunZang)是一种可食性菌根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中部地区。本文报道干巴菌振孢子的多核性及其担孢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多芽管现象。采用Giemsa'sStain及Nematoxylin等染色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干巴菌担孢子具有单核、双核、三核、七核等多核性。并在担孢子萌发过程中发现与孢子多核性相对应的一个芽管,二个芽管、三个穿管、七个芽管等多芽管现象,产生真菌孢子多核现象原因,是由于孢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行为造成的。当担孢子形成过程中,二个单倍体核进行核配形成一个二倍体核,它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结果在担子中产生四个单倍体核,四个单倍体核随机进入担孢子后,造成多个核、一个核和无核孢子现象。另一种情况,是担孢子中一个核或多个核再行一次或多次减数分裂,从而产生了某些属种真菌的多核孢子。干巴菌担孢子的多核现象,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