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3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520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639篇
基础科学   119篇
  271篇
综合类   2239篇
农作物   7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56篇
园艺   461篇
植物保护   10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2.
3.
朱自果  阴启忠  张庆田  韩真  张倩  李勃 《园艺学报》2020,47(12):2290-2300
以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Vitis vinifera‘Yatomo Rose’)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葡萄NAC转录因子DRL1基因对逆境的响应。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在激素和逆境胁迫下,DRL1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以ABA和干旱胁迫处理最为显著。在ABA处理下DRL1转基因烟草株系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均高于野生型。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植株对干旱的耐受性降低,同时胁迫相关基因NtLEA5、NtP5CR1、NtPSCS1、NtERD10C和NtDREB3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显著下降。此外,DRL1转基因烟草茎中柱发育受到抑制,尤其是导管横切面积仅为野生型的58%。以上结果表明,DRL1基因可能作为1个负向调节子参与植物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樟子松移植苗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移植前以50%多菌灵wp500倍液浸苗;在人工林中,内吸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为首选药剂;在树木新梢生长停止期和展叶中期(辽西北为6月初和6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wp 1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防治2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效果不佳。适时的卫生伐对该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棉花不同时期去主茎叶、叶枝叶、果枝叶和全部叶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棉花叶源对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蕾期还是盛铃期,叶片是棉花光合产物的主要来源,没有叶片棉花就不能正常生长,也很难保证其产量;不同部位的叶片中,主茎叶的作用显著,蕾期去主茎叶后株高日增长量减少0.5 cm以上,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盛铃期则导致棉铃大量脱落,成铃平均减少2个以上;去果枝叶的作用相对较小,去叶枝叶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柏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增普  丛生 《林业科学》1996,32(1):44-49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ernariatenuis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杨树。该病潜育期为5—6天。对病菌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研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F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pH值为6;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谷氨酸为该菌纯培养的优良营养源。  相似文献   
7.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5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穗粒重减少11.7%~47.1%,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8.
The survival of Leptosphaeria maculans , which causes phoma stem canker (blackleg), on oilseed rape residues ( Brassica napus ) in South Australi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for L. maculans DNA, the pathogen was mainly detected in the upper 5 cm of the soil profile, including residues on the soil surface. As the size of organic matter particles in the soil decreased, so did the quantity of L. maculans detected in them. To obtain representative data for a field, at least 30 subsamples needed to be collected over the 0·81 ha area studied. In a survey of 49 commercial fields in South Australia, most L. maculans was detected in fields 1 year after oilseed rape had been grown, with less detected after 2 years and negligible amounts 3 years or more after cropping. The diagnostic DNA-based assay for L. maculans reduced the time and cost of studying L. maculans survival in soil and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results compared with estimates of propagule number of colony-forming units on a semiselective medium.  相似文献   
9.
油菜茎象甲田间防治试验表明:5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和2.5%溴氢菊酯乳剂4000倍液喷雾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春季始盛期喷药优于秋季。氧化乐果羊毛脂、久效磷羊毛脂和氧化乐果聚乙烯醇涂茎剂防治幼虫的效果较好。化学防治应以春季成虫出土始盛期药剂喷雾为主,辅以幼虫初期涂茎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几种因素对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对体外培养小鼠精原干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在饲养层上,精原干细胞贴壁时间缩至8~12 h,饲养层具有促进其分裂增殖的作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及bFGF,可延长精原干细胞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其中加入30μg/LSCF后,其体外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