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荠菜中活性物质叶绿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pH值、温度、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荠菜中具有生理活性的叶绿素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荠菜叶绿素光稳定性较差;弱酸、弱碱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温度对荠菜叶绿素的影响较小;强氧化剂的存在不利于荠菜叶绿素的稳定;铜离子有助于荠菜叶绿素稳定性的提高,而铁离子加速荠菜叶绿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明确北方地区冬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运用培养皿法和温室盆栽法分别测定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5省13个地区采集点麦田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并分别测定了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和敏感生物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培养皿法测定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抗药性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为6.17倍,其他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在0.94~2.04倍之间,仍处于较为敏感状态。温室盆栽法测定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仍为最高,达到233倍, 其他地区采集点荠菜抗性倍数在1.23~3.73倍之间,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荠菜抗药性和敏感生物型ALS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664 μmol/L和0.053 3 μmol/L,抗药性生物型的抗性倍数达12.5倍。结果表明,驻马店梁祝镇采集点荠菜已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而其体内ALS敏感性降低可能是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河南省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及其交互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可能存在的抗性机理,应用整株法测定了采自驻马店及南阳等6个荠菜发生严重市的10个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扩增和比对了荠菜苯磺隆抗性种群及敏感种群之间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的差异,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以上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及氟唑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驻马店市的汝南县冯湾村(ZMD-1)及平舆县五里路村(ZMD-3)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和2.5,表现出低水平抗性;驻马店市汝南县赖楼村(ZMD-2)和周口市川汇区文庄村(ZK-1)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7和57.8,表现出高水平抗性;南阳市唐河县上屯村(NY-2)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为116.5,表现出极高水平抗性,其它种群对苯磺隆仍然较敏感。NY-2、ZMD-2和ZK-1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由脯氨酸(CCT)分别突变为丝氨酸(TCT)、丙氨酸(GCT)和亮氨酸(CTT),其它种群中均未发现有突变产生;这3个种群在氟唑磺隆推荐剂量处理下,死亡率仅为18.9%、23.3%和11.1%,说明已对氟唑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交互抗性,其中NY-2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和啶磺草胺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推荐剂量下死亡率分别为82.2%和83.1%。表明ALS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导致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在温室中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法测定了51份荠菜样本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已普遍对苯磺隆产生抗性,所测样本中,抗性种群29个,占总样本数的56.86%,其中,中、高抗种群27个,占总样本数的52.94%。鲁南山区和鲁西北平原区采集点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较高,胶潍河谷平原区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anually isolate the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ovule and embryo of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by the non-enzymatic method. [Method] With the gum block and dissecting microscope, its floral characteristics, ovule and embryo were manually isolated and observed by the non-enzymatic method. [Result] C. bursa-pastoris had four calyces, four petals, tetradynamous stamen and silicle, while its embryogenesis contained globular embryo, heart-shaped embryo and torpedo-shaped embryo. [Conclusion] The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ovule and embryo of plants become easier to be isolated manually with the viscosity of gum block, which has small damage on embryo or disadvantages of keeping original shapes, and also can used in multi fields studies. This test can also be accomplished in labs with poor experiment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7.
几种除草剂混配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等9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在小麦田防除播娘蒿、猪殃殃、荠菜3种阔叶杂草的效果,以期筛选出对河南省小麦田优势阔叶杂草防效较好的药剂组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小麦均比较安全,对小麦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药后28 d,29%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 111.31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5%唑草酮WP 3.31 g/hm~2对播娘蒿和猪殃殃的防效最佳,其中对播娘蒿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到100.00%,对猪殃殃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8.42%、71.44%;50 g/L双氟磺草胺SC 7.50 g/hm~2+40%唑草酮WG 15.00 g/hm~2+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 120.00 g/hm~2对荠菜的防效最佳,株防效为80.69%,鲜质量防效为85.92%。29%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 111.31 g/hm~2+5%唑草酮WP3.31 g/hm~2对总草的防效最佳,株防效为82.80%,鲜质量防效为89.49%;50 g/L双氟磺草胺SC7.50 g/hm~2+90%甲基碘磺隆钠盐TG 9.99 g/hm~2复配和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 150.00 g/hm~2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60.24%、47.31%,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6.86%、53.92%,效果较差。总体来说,推荐使用29%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WP 111.31 g/hm~2+5%唑草酮WP 3.31 g/hm~2、50 g/L双氟磺草胺SC 7.50 g/hm~2+40%唑草酮WG 15.00 g/hm~2,不仅对小麦田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均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荠菜对苯磺隆及其他5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同时扩增和比对了荠菜抗性和敏感种群之间ALS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15-ZMD-1相比,抗性种群15-ZMD-5对苯磺隆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219.6;15-ZMD-5种群不同单株中共存在3种突变方式,分别为ALS基因197位点脯氨酸(CCT)突变为亮氨酸(CTT)、574位点色氨酸(TGG)突变为亮氨酸(TTG)以及单株同时发生上述197和574位点的氨基酸突变。15-ZMD-5抗苯磺隆种群对嘧草硫醚、啶磺草胺和氟唑磺隆均产生了高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41.2、79.3和87.8;对双氟磺草胺和咪唑乙烟酸产生了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8.5和5.6。分析表明,荠菜抗性种群ALS基因发生的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导致其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荠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降血压,抗炎等保健功效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利用。介绍了荠菜的营养成份,保健功效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森林野菜荠菜的人工高产有机栽培技术和软包装加工、荠菜泥加工、荠菜汁饮料加工3种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