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叶和松针为原料,通过选取两种提取液的复合比例、糖和酸的加入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根据单因素试验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此确定银杏叶与松针复合饮料配方的最佳工艺,即银杏叶提取液与松针提取液的复合比为1:1.5,与0.07%的柠檬酸、8%的白砂糖、0.05%的抗坏血酸、0.01%的氯化钠、0.001%的乙基麦芽酚、0.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调配,再经过滤、灌装、杀菌、冷却而制得成品具有良好的色泽、口感、风味,并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夕阳落叶寻常物,精雕细琢绝佳品。 火样的红叶、蜡质的女贞叶、粗放的白杨叶、娇柔的银杏叶、阔绰的梧桐叶……那千姿百态的叶形,丝丝入扣的极具生命力的叶脉,本身就是自然艺术大师的杰作。再根据树叶的形、色、脉络走势,及大自然造就的色彩变化,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及人间美好生活及向往经刻刀浓缩于这方寸之间,重新为这经历了四季风雨的叶片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一帧帧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艺术精品,这就是叶雕。  相似文献   
3.
试验基于大鼠脾虚证模型,经与传统固本方剂-四君子汤比较,初步揭示银杏叶复方干预大鼠脾虚证营养物质代谢方面的影响。选择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和银杏叶复方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10 mL/kg)和皮下注射(0.6 mL/kg),脾虚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和皮下注射利血平(0.6 mL/kg),四君子汤组和银杏叶复方组分别灌服相应制剂(10 mL/kg)和皮下注射利血平(0.6 mL/kg),连续12 d。结果表明:PCA得分图显示,对照组和脾虚模型组的血浆样本散点完全分开,银杏叶复方组血浆样本散点较四君子汤组向对照组更紧凑聚集;经过筛选,银杏叶复方干预大鼠脾虚证的血浆相关差异代谢物主要为多巴胺、L-脯氨酸等29种物质[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P<0.05],与脾虚模型组相比,在银杏叶复方组中相关差异代谢物含量下调主要有胞嘧啶、多巴胺等,上调的主要有甜菜碱、棕榈酰溶血卵磷脂等;银杏叶复方干预大鼠脾虚证的代谢通路主要为酪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缬氨酸和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拓扑分析影响因子(Impact)>0.1]。综上所述,银杏叶复方主要通过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有效干预大鼠脾虚证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药发酵制剂防治仔猪病毒性胃肠炎的应用效果,通过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发酵银杏叶、桑叶等中药材制备中药制剂并研究其体外抑菌、抗病毒和现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发酵制剂对仔猪腹泻病原菌具有中度敏感作用,抑菌圈平均直径达到12.6 mm,并具有一定的抗TGEV活性作用,其治疗指数与传统中药材板蓝根、败酱草基本相当,其中抗吸附作用和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明显。添加5 g/kg中药发酵制剂具有良好的病毒性胃肠炎仔猪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相当。中药发酵制剂的生产与应用可为防治微生物病原菌引起的仔猪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银杏茶因其固有的苦涩味。人们难以接受。目前市场开拓困难重重。如何综合利用银杏叶资源。开发出市场接受力强、功能显的银杏叶制剂产品呢?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DAD法研究了不同月份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和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评价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4~11月银杏叶色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盐a和β-胡萝卜素在4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762±121)、(628±32)和(482±45)μg/g,叶绿素a和b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 701±571)和(3 140±274)μg/g,叶黄素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 057±104)μ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种干燥方式可分为4类,冷冻干燥、 40℃减压干燥、 40℃常压干燥聚为A类,阴干聚为B类,100℃减压干燥和100℃常压干燥聚为D类,剩下6种干燥方式聚为C类。通过TOPSIS法分析发现:银杏叶干燥方式排名前5的依次为冷冻干燥、 40℃减压干燥、 40℃常压干燥、阴干和60℃常压干燥。综合考虑,40℃减压干燥是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干燥方法,干燥速度快,且色素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聚戊烯基磷酸酯的合成机理与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中分离制备聚戊烯醇混合物(C75~C110),纯度为87.2%,选择POC l3为磷酰化剂和三乙胺为碱性水解剂,经过磷酰化和水解二步反应,聚戊烯基氯磷酸酯在三乙胺碱性溶液中转化成聚戊烯基磷酸酯,产品得率在65%以上。聚戊烯醇与POC l3的摩尔比为1∶5~10,反应温度低于10℃;室温水解20 h,反应产物经柱层析纯化和HPLC制备聚戊烯基磷酸酯,由IR、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聚戊烯基单磷酸酯。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对辣椒植株发酵液自毒作用的化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2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研究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及银杏叶发酵液和 再腐解液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辣椒植株发酵液使辣椒受到自毒作用,根系活力下降,相对电导 率增大。银杏叶发酵液加重了辣椒植株发酵液的自毒作用,并且与其浓度成正相关。银杏叶再腐解液缓 解了辣椒的自毒作用,缓解效果与再腐解液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它的果实、种核、叶、木材均可多层次利用,具有重要的栽培价值。近20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人们对银杏叶片的医疗和保健作用了解日益深刻,迄今已分离鉴定了多种银杏黄酮类物质和银杏苦内酯,并研制开发出多种制剂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各类心血管疾病。同时,利用银杏叶片开发的人体抗衰老保健品也相继问世。美、德、法等国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银杏干叶,已研  相似文献   
10.
在21~28℃下,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苗(大眼幼体)饲养在144 m2、水深1.2 m的垫有少量泥土的水泥池中,微流水,定时充氧,每天换水量约1/5,每池6 000只,投喂分别添加0.0 g/kg(对照组)、10.0g/kg(Ⅰ组)、50.0 g/kg(Ⅱ组)、100.0 g/kg(Ⅲ组)、150.0 g/kg(Ⅳ组)和200.0 g/kg(Ⅴ组)银杏叶发酵提取物的饲料60 d,研究了银杏叶发酵提取物对中华绒螯蟹蟹苗存活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提取物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成活率较对照组高0.6%~5.37%;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蟹苗群体生长速度和个体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100.0~200.0 g/kg银杏叶发酵提取物的添加量能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成活率和群体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