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浒传》上梁山入手,论述了明清几部奇书都把故事环境置于一个“诗意栖居地”中,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深入到人类精神的最深处。作品运用反讽手法,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行为的否定,继而否定了“诗意栖居地”的存在,使我们在阅读中迷失了回家的路,这样的寓意,正是这几部诞生于封建社会后期的伟大文学作品所揭示的深刻主题:通向天国的路已经阻断。而这些作品都运用“寓意-反讽”的表现手法,无论在艺术还是在思想方面,都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书写了一段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2003,(12B):42-42
来宾卷纹石产于来宾县迁江河段。此类石种卷纹丰富,造型多变,十分珍贵。此石形态奇谲,纹理醒目,呈一具人物侧面头像。从额头至鼻尖成一弧线状。然后内敛而勾勒出一张大嘴巴,那一只内凹的大眼睛充满灵气,笑逐颜开,幽默滑稽,颇具漫画人物那种风趣,夸张的类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精彩的FLASH动画常常令人想多看几遍,然后将其据为己有。收集了相当数量的精彩的FLASH动画后,闲时打开欣赏欣赏,是~大乐事,还可以从中学习别人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服饰广告的本体功能是促进服饰商品的销售。设计师借助美学手段进行审美创作,能巧妙地融服饰广告的经济价值于审美价值之中,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眼球,提升服饰商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实现销售商品的终极目的。从美学的角度对服饰广告创意的表现手法进行审视,有助于指导具体的广告创作实践,提升服饰广告的审美价值,实现美学与服饰广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作为室内装饰行业的一个细分行业,为室内装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城市增加了绿量,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基于此点,笔者根据多年室内园林绿化装饰设计经验,就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和表现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树木盆景的造型工作实际上是在完成立意构思的基础上,将一系列盆景制作的各项艺术表现手法,如何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得以落实、体现,最后拿出一个实实在在、符合素材具体情况、有诗情画意、有意境的树木盆景作品来。  相似文献   
7.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女士的一篇情景相生、亦虚亦实、隐显相衬的抒情散文,文章清新俊逸的笔调、潇洒隽永的语言、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更值得赞赏的是它的对比艺术,在对比中作者的情思得以表达,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8.
旅游题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从广义讲,旅游景观中的楹联题诗、碑碣石刻、环境建筑命名和匾额题字等均属旅游题词之列。它们多是名人的即兴之笔,有的写景抒情,有的引古论今,以其丰富的观赏内容、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诗情画意般的境界,点缀着楼台殿阁、山光水色,成为用字不多却遣词精当的不朽之作。楹联是旅游题词中最普遍的一种形成。作者借助于我国特有的文学手段,以浓郁的诗情和精湛的书法写景寓意,令人百读不厌。山有山联: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景闻名天下,山中妙联甚多。在观云海最佳处———文殊台,有一联:“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古典诗歌很善于用巧妙的比喻来表现音乐。大致说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声喻乐,即以自然界的声响来比喻音乐;二是以形喻乐,即以视觉形象比喻音乐的形象;三是以典喻乐,即以关于音乐的各种传说来表现音乐的效果。《听颖诗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均综合运用了上述三种表现音乐的技法,但又各有侧重:白居易的《琵琶行》长于以声喻乐,韩愈的《听颖诗弹琴》长于以形喻乐,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长于以典喻乐。  相似文献   
10.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具有客家语言、风土民情等地方色彩,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和唐诗律绝的优良传统风格,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运用比喻、双关、排比、对偶、顶真、夸张等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