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0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对河北省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及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草本为优势生活型,占78.4%;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77.2%,旱生植物占16.0%,湿生植物仅占6.8%;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属最多达42属,占总属数的57.5%,其次为热带分布属,有24属,占32.9%。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北缘植被生活型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晓玲   《干旱区研究》1989,6(4):28-33
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共记录野生植物123种,在其生活型组成中,地面芽植物居首位,达35.6%,次为一年生植物占22.7%,表现本区植被具有温带荒漠的特殊属性。塔里木盆地为我国最干旱的内陆盆地。这一区域的环境及生物群的特点曾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兴趣。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普热瓦尔斯基、别夫佐夫、罗布拉夫斯基等曾先后在新疆进行考察,斯文赫定和斯坦因曾对胡杨作过描述,谢彬曾论及胡杨的分布。1957至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考队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和植被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此后  相似文献   
4.
5.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ö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ö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驼梁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统计,保护区内共有观赏植物232种,分属于67个科,141属。本文就该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属的分布区类型与生活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皖中周村为个案,对农民生产型环境行为和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进行了分析,试图建构一种"生态村"的理想类型,以期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林业实用技术》2021,(6):35-39
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设置典型调查样地,调查分析了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类型,描述了物种的地理成分、区系特征和生活型谱。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沙漠人工林共有种子植物48种,分属14科41属,物种组成以藜科、禾本科和菊科等植物为主。2)群落植物的科、属、种区系成分类型多样,温带成分占优势,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中亚分布成分,具有温带荒漠性和古老性;科的分布型有3个分布型2个亚型,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可归入8个分布型4个亚型;生活型谱以1年生植物(37.5%)为主,地下芽植物(27.1%)次之。3)研究区植被可划分为3个典型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和红柳群落。梭梭群落是主要建群种,分布面积广、物种数较多,优势种梭梭的重要值在0.34~0.73。胡杨群落和红柳群落分布面积少,群落盖度较低,植被稀疏。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泉州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于2002-2018年间选择不同类型植被和地点,采取随机路线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生活型、地理分布类型和资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泉州野生兰科植物共有3亚科12族41属76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5种;生活类型齐全,以地生兰为主,占48.7%;属划分为8个...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活型、地形及区域气候特征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与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发现,5个自然带的土壤全氮(TN)和氮磷比(N/P)存在显著差异(p0.01);除温带荒漠带较低(0.47 mg g~(-1))外,土壤全磷(TP)均值总体变化不明显(p0.05)。在不同自然带区域内,TN、TP及N/P变化与海拔、温度及降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相关,即表现出线性与单峰模式。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中TN,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中TP、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的N/P主要受海拔因素的影响,而温带草原带草本植物的土壤TP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多要素共同作用时,其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异,温度和海拔作为控制因素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和温带草原带草本土壤TN变化,但前者受温度控制更为明显,后者则以海拔为主要驱动因素,而温带荒漠带草本土壤和森林土壤的TN主要受海拔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但以降水影响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土壤TP,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的N/P受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的共同影响,但程度略有不同,其中TP表现为降水温度海拔,而N/P为温度海拔降水。因此,在自然带和植物生活型的主控背景下,海拔、温度和降水的主控或交互作用直接驱动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