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30-40ml,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每株玉米1g),进行毒土丢心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应在我县玉米螟防治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溴氰菊酯对鱼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农药澳氰菊酯对鲤、鲢和饵料生物大型(?)96hLc_(?)为0.0003ppm;对草鱼胚胎发育无不良影响浓度为0.01ppm。浓度0.00003ppm分别对鲤和鲢的生长及鲤鱼AKP,SGPT、Che、Hb、RBC等生化指标及微核出现率等遗传学指标均无明显毒性效应,该浓度可供制定渔业水质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芝麻地老虎1、形态特征:(1)小地老虎。成虫是一种灰褐色蛾子。体长17~18mm,翅展40~50mm。前翅棕褐色,有2对横线,并有黑色圆形纹、肾状纹各1个,周围有一黑边。在肾形纹外,有一尖端向外的楔状黑斑,外缘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斑相对。幼虫形较大,为50~55mm,黑褐色稍带黄色,体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起,腹端肛上板有1对明显的黑纹。(2)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约40mm。黄褐色,前翅横线不够明显,中部外侧有黑色肾状纹及2个黑色圆环。雄蛾触角为双栉齿状,雌蛾触角为丝状。幼虫体长40~45mm。黄褐色,体表多皱纹,颗粒突起不明显。腹部末端  相似文献   
7.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湖南长沙县马尾松楷林内用溴氰菊酯和灭幼脲Ⅲ号作的喷药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个体水平有明显影响,对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在试验过程中,其多样性水平有一定程度上升,防治效果显著的样地内群落稳定性改善。同时,两种药剂对灌木层亚群落影响要大于对林冠层的影响,在生产管理上,灭幼脲Ⅲ号可用于防护常灾区,而溴氰菊酯只宜在重灾区内集中施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植物源杀虫剂苦豆碱对菜田溴氰菊酯敏感及抗性蚜虫遗传品系群落结构的影响 ,并测定了其对第一优势种菜缢管蚜的杀伤毒力。以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了其击倒作用 ,以点滴法测定了其触杀作用。田间1%喷雾 ,10d后苦豆碱对敏感及抗性蚜虫品系的校正防效均可达到 70 %,溴氰菊酯对敏感蚜虫品系的校正防效可达 70 %,而对抗性品系的校正防效仅为 5 0 6 %。结果显示 ,苦豆碱对菜缢管蚜有极强的毒杀作用 ,同时喷药前后菜田蚜虫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初步分析了小菜蛾敏感品系及其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用敏感品系基因组作驱赶扩增子,分别以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作检测扩增子,通过4轮消减杂交,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基因组中得到2条差异片段(150bp-300bp),两轮消减杂交后,在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中也获得了片段(150bp-300bp)。这些结果表明,RDA技术可有效用于小菜蛾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检测山羊组织中溴氰菊酯的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溴氰菊酯是牛、羊体表常用驱虫药,为了探索动物组织中溴氰菊酯的残留检测方法,本试验选用GC-ECD检测法配合SE-52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检测溴氰菊酯.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15psi;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补充气为氮气30mL/min;升温程序8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高到280℃保持20min.采用乙醚-石油醚(1:1,体积比)提取液提取山羊组织中的溴氰菊酯,用5只硅胶填充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以乙醚-石油醚(1:2,体积比)20mL洗脱药物,氮气流水浴吹干浓缩样品,气相色谱检测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山羊组织中溴氰菊酯在1~200ng/g线性范围内,本方法回收率为98.18%,检测限为1ng/g.该方法可用于山羊组织样品中溴氰菊酯残留的提取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