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3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在2015年以福薯7-6为母本经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半直立,叶心形、浅绿色,叶基色和茎均为绿色。薯块长纺锤形;薯皮主色浅粉红色,次色白色;薯肉主色淡黄色,次色白色。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有香味、淡苦涩味,茎尖柔嫩,口感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食味品质优的特性,是湖南省第二个茎叶菜用型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11,(1):59-60
12月6日,湖南省近30家湘菜原辅材料生产企业与北京数百家湘菜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双方面对面洽谈供需意向,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对接。  相似文献   
3.
湖南辣椒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兴和 《辣椒杂志》2007,5(2):1-1,22
1湖南辣椒天下闻名湖南的辣椒名气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笔者与几个国外的朋友交谈时,他们都知道湖南的湘菜特点是辣,湖南人吃菜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湖南的辣椒之所以名气大,归纳起来,无外乎是四个“名”:湖南人喜欢吃辣椒的习惯天下闻名,湖南的辣椒品种世界著名,湖南的辣椒文化世界知名,湖南的辣椒加工世界有名。  相似文献   
4.
祖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9):187-188,199
湘菜产业发展促进会和湖南省统计局经济普查的数据为基础,对湘菜产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湘菜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湖南省的特色支柱产业,且呈现出餐饮工业化的趋势,已经进入产业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湘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龙头标杆企业数量少,技术操作标准化程度低,上下游产业链不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促进湘菜产业发展需进一步完善湘菜产业链,培育和建设湘菜品牌,规划和制定湘菜人才培养机制,挖掘湘菜文化,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湘菜薯1号甘薯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良好,是菜用(茎尖)甘薯的首选品种。该品种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主要特征特性是:叶鸡爪形,叶片绿色,中等大小,叶脉绿带紫色,茎绿色,柄基紫色,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肉白色;蔓短,分枝多,耐肥水,茎叶再生能力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居多现象表明,湖南美食旅游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要实现美食旅游的发展和转型,必须充分了解旅游美食和美食旅游的本质区别。从完善组织机构、突出研究机构的作用、管理措施到位、严格质量管理、国际旅游节与美食节恰到好处的融合和大胆尝试质量保证金制度等多个方面实现湖南旅游美食向美食旅游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1号是用湘薯15号作母本,湘85-7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其茎尖柔嫩,营养丰富,产量高。一年可收获茎尖2000kg/667m^2左右。采用温床或露地盖膜育苗、高垄双行栽插可有效提高其颈尖产量。  相似文献   
8.
胡启山 《蔬菜》2007,(10):12-13
"湘菜薯1号"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用"湘薯15号"作母本,"湘86-7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该品种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较好,是菜用(茎尖)红薯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湘菜薯1号品质较好,适应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较好,是菜用(茎尖)甘薯的首选品种。该品种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产上一般在薯苗栽插成活后40天可开始采摘茎尖,全年采摘10次,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亩可采摘茎尖1000千克以上,同时还可收挖薯块1200千克左右。湘菜薯1号喜温暖气候,耐高温不耐霜,耐旱,耐碱,以收获块根为主时,适于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  相似文献   
10.
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菜薯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以湘薯18集团杂交获得种子,再逐级选育而成,2016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湘菜薯2号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微甜略有清香,带滑腻感。国家区试茎尖平均产量36 648.75 kg/hm~2,比对照福7-6增产9.4%。栽培时注意,栽插密度以180 000株/hm~2为宜,加强田间管理,插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病虫害,适时追施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