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树石盆景最富于树的造型美与石的结构美,能融二美于一体,充分利用石来衬托树的高大雄伟及自然神韵;树又使石活,赋予勃勃生机,增强艺术的生命力,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因此,树石结合能完美地再现自然景观。几年来,试作了多盆树石盆景,现以几件不同形式的作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子元,湖北黄石人,1947年生。自幼酷爱盆景艺术,十多年勤学苦练,制作了多种形式盆景,尤其酷爱树石盆景,重视创意和意境。创作上运用“内模贴石法”、“穿石双层藏干法”等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委员。  相似文献   
3.
模树石     
凡有树木印痕状画面的赏石称为模树石,非专业人员常将它当成化石,因此又称假化石。我国古代早有发现,称其为松石、松屏石、柏枝石、婆娑石、醒酒石等等。如宋代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中记载:“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小松,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及。”  相似文献   
4.
树石盆景《戈壁生机》,原名《老骥伏枥》,创作于1996年。用一株圆柏,几块千层石,在大理石水盆中构图。1997年,浙江省盆景研究会在杭州举行第二届盆景评比展览,我送展了该作品。因为它既不像树桩盆景,又不像水山盆景,结果落选了。省评落选回来,该作品一直放在自己的盆景园里。两年过去了,该作品植物长势良好,依石而生的柏树蓬勃劲发。盆中的好几块千层石,我经常去摆弄它。特别是右边的两块小尾石很像小马,几个山石,竟成为一群“马邦”,很有灵性。依石而生的柏树,几乎也有了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数年来制作树石盆景的实践认为,除常见的水旱盆景外,最能体现出树与石组合相配成景的构图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提供作为参考。 1.石旁树:指在石体的旁侧生长的树木。可使用单树,也可使用几棵树木组合成景。单树制作时,要求树桩主干有一定的粗度,且有适当的曲度变化,枝叶不能过于浓密。树应比石高,但不能悬殊过大。根盘要在石体的基部展露。石与树应保持好恰当的距离(照图1)。群树制作时,要求树木低于石体,让石体大部份露于群树之上,把群树制作成枝叶浓密的丛生灌木林状,分布在石体周围(墨图1)。不管使用单树或群树制作,树木与石体必须比例适中,相配和谐。  相似文献   
6.
近日,郑州市人民公园举办了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盆景展。展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等不同类型的盆景260盆、微型盆景15组。树种以河南常见的石榴、柽柳、黄荆、金雀、小叶女贞、迎春花、金银花等为主,其风格或飘逸,或苍劲,或清秀,其中的柽柳盆景既能模仿垂柳的婀娜多姿,又能模仿松柏的挺拔刚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14,(9):26-29
贺淦荪大师是我国当代盆景史上有特殊贡献的杰出代表。他以深厚的美学基础和书法功底融合在盆景制作中,创造动势盆景、树石盆景并发表了完整的理论,亲自制作出许多精美盆景,开辟了盆景艺术的新领域,获得国内外盆景界一致的赞美。更可贵的是他长期以带病之身,孜孜不倦亲切认真地教学生、带徒弟,诲人不倦,令人敬仰。他高尚的艺德和辛勤劳作的工作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贺淦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盆景艺术大师。贺老长期在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对艺术理论颇有研究,功底十分深厚。  相似文献   
8.
吴道清 《花木盆景》2008,(11):75-75
潜江市花木盆景协会自1988年6月成立以来,就与花木盆景杂志社结下了浓厚情谊,不少会员都订了《花木盆景》杂志,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认真学习实践。随着该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已发展会员100多人,现已建立家庭盆景园、机关单位盆景园等各式各样的盆景园50多个,拥有各类盆景数万盆,其中有“小中见大”的树蔸盆景,有“缩龙成寸”的树石盆景,还有“缩地千里”的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9.
10.
树干,极尽内力,一心与石头交流,专注可比。“委屈”、“压迫”甚至逼仄的疼痛,从不在意。皮层——浓缩后的生命辙痕,努力镶嵌石面,还原写意空漾。灰、黄、棕融汇的肤色,淡定而致远。没有黑色幽默的石头上方,枝叶怡然自得,“混迹”天涯,招引不少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