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3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591篇
林业   1101篇
农学   946篇
基础科学   256篇
  462篇
综合类   8550篇
农作物   793篇
水产渔业   474篇
畜牧兽医   3840篇
园艺   2260篇
植物保护   2049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575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955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1071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1157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999篇
  2005年   849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薏苡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洋  杨阳  冯佰利 《农学学报》2019,9(4):74-78
薏苡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栽培历史约有6000多年,其种仁具有解热、镇静、抗肿瘤、降压降脂、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近10年薏苡生产的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和黑穗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产地薏苡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并对薏苡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31-33
通过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好氧曝气(接入好氧菌)—自然沉淀(絮凝沉淀)处理,检测不同处理阶段污水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经过接菌处理后的污水各个生化指标均有下降,经过絮凝沉淀后,检测的污水指标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1喂好初乳母牛产后一周内所产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含有溶菌酶、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能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初生犊牛的皱胃及肠壁没有粘液分泌,当新生犊牛吃到初乳时,初乳就粘附在胃、肠壁上,以阻止病菌侵入机体。初乳能促进胃肠机能的早期活动,有轻泻作用,以促进胎粪排出。初乳期5~7天。第一次人工哺乳应在犊牛出生后30~60分钟内进行,这时喂乳不限饲喂量,一般添加1.5~2.0千克即可。以后每天喂量可按体重的10%,日喂3~4次,喂奶要定时、定量、定温(38℃),每次喂奶后,要用清洁毛巾擦净犊牛嘴巴,以防止相互吮吸。用完毛…  相似文献   
5.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kpticum,GM)基因组中存在着编码细胞表面血凝粘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相关基因组的多基因族。为筛选出含有完整的pMGA基因片段,并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基因组中pMGA多基因族的基因数,本试验以pUC18为载体,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鸡毒霉形体HS株的基因组文库。根据pMGA基因引导序列的保守区和pMG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人工合成了2个寡核苷酸探针(探针I、探针Ⅱ),经标记后,双筛选所建的基因文库,从600个转化子中共得到的38个含有pMGA基因的阳性克隆子,选其中1个7.5kb的片段(17号阳性克隆子,W17),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Pst I,Bgl Ⅱ)酶切消化,绘制了该片段的物理图谱。该片段酶切产物经电泳、转膜后与探针I和探针Ⅱ杂交,发现2个探针杂交图谱基本相同,根据杂交带及放射信号的强度值,估测出该片段含有4个pMGA基因,以这个片段所含的pMGA基因数为标准,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含有39个pMGA基因。  相似文献   
6.
二株鸡毒霉形体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水霉属菌(Saprolegnia)分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冰  郑耘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77-281
 对水霉(Saprolegnia)的分离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大麻籽、油菜籽、红花籽、苍蝇、蚜虫、小麦粒、玉米片、茶叶、葵花仁9种材料作为诱发水霉菌的诱饵。其中油菜籽能防止腐霉菌(Pythium)污染,是初步纯化菌种、排除杂菌的适宜饵料。同时发现控制温度能使水霉在最短时间内分别产生无性或有性繁殖。在水培条件下,25℃左右适合菌丝及无性器官的发育,有性器官却不能产生,而只有在15~17℃条件下才能使水霉很快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加入200mg/L链霉素的CMA培养基上促发有性阶段则需要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方能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2%好普水剂防治大豆根腐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2%好普(氨基寡糖)水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防治根腐病效果达72.5%~78.9%,增产18%以上。用量以药种比2%为宜。  相似文献   
9.
10.
由胁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引起的赤霉丝疫病(FHB)是1993年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大麦的一个主要病害。该病害使有潜力获利的大麦作物麦芽制造异常,从而大大降低了大麦作为食用籽粒的价值。造成酿酒大麦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脱氧瓜萎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