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志 《福建茶叶》2005,(1):48-48
武夷茶享盛名于汉朝秦统一中国,在福建置闽中郡,福建之茶已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誉。因福建交通闭塞,名茶不显。武夷茶自闽濮族向周武王献茶问世之后,由于福建“山川尚闭(闭塞),灵芽未露”。长期隐于草野。武夷先民用以为祭品,为药用,为羹饮。(赵孟瞓《茶场记》)。迄至汉高祖六年(前202)“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令其治闽。”(《史记·东越列传》)标志着福建先民的经济活动,从此和中原有了较多的联系,茶叶随着中原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向外传播。闽越王无诸原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茶生长于少数民族地区,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无诸爱茶而…  相似文献   
2.
新疆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有人兴办马鹿驯养场,但规模较小,饲养头数少,加之资金不足,设备条件差,生产管理比较粗放,发展非常缓慢。新疆大规模驯养塔里木马鹿始于1958年,迄今已有50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江西有三种红鲤闻名全国,即婺源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和万安玻璃红鲤,俗称“江西三红”,其中尤以荷包红鲤最为有名。荷包红鲤的体型很特别,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形似“荷包”,体色全红,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桐庐茶史话     
卢心寄 《茶叶》2010,36(3):183-184,180
1渊远的茶史 桐庐产茶,历史渊远。查《浙江茶叶》等史料:浙江产茶,最早见于汉朝,东汉时(公元25—220年)睦州已产茶,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浙江已有十州五十五县产茶,睦州的桐庐、分水名列其中^[1]。  相似文献   
5.
如意最初作为佛教持器.到明末成为文人高士尚古风气下的文房雅玩.而清代帝王对如意的推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宾王菇史话     
王兴龙  陈彦 《食用菌》2016,(6):68-70
宾王菇在辽宁省彰武县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它既不生在深山峡谷,也不长在茂密森林,宾王菇有其自己的特殊生长环境,其主要分布在四合城乡宾图王府附近的通河岸边草炭地上,海拔140~170 m,出菇的区域狭小而固定,形成大小不等的蘑菇圈,沿蘑菇圈可连年发生。因有风味独特,菌肉细腻,数量稀少,当地百姓一直把它视为珍品。清光绪年间,科尔沁左翼前旗扎萨克多罗宾图郡王用此菇招待亲朋好友,春节进京朝见皇帝贺年必以此菇为贡品。宾图郡王为了保护宾王菇资源满足自己的享用,对宾王菇发生的区域采取封禁手段,从光绪年间至民国围封了半个多世纪,宾王菇由此而得名,这种叫法沿袭至今。宾王菇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突出文化背景,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进一步弘扬宾王菇文化,突显宾王菇名称的浑厚有容,就需要了解宾图郡王与宾王菇的相关历史,展现宾王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萝卜(radish)学名Raphanus sativus L.,别名莱菔、芦菔,十字花科萝卜属,是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两年生草本植物。关于萝卜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现今一般认为萝卜起源于地中海东部,亚洲中、西部,  相似文献   
8.
婆罗门参(salsify)学名Tragopogon porrifolius L.,别名西洋牛蒡,是菊科婆罗门属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意大利以及南亚的印度等地。早在公元13世纪,欧洲人就采食野生的婆罗门参。17世纪开始作为食用植物种植,至今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9.
《蚕业科学》2012,(1):171
<正>《中国蚕业史话》是在30年前出版的《蚕业史话》一书的基础上,将原著19万字扩编增容成现今50万字的新著,近期已出版。"历史是昨天的现实,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岁月悠悠的蚕文化,伴随着我华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七千年。要把内容丰硕的七千年蚕文化梳理成章,纂集成编诚非易事,我所资深的蚕业史学者周匡明同志作了成功的尝试,30年前《蚕业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对播种农具——旧式木耧的改进我国近代播种机具的发展始于解放后。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发展,广大农村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具改良运动。在播种机具方面,人们对当时使用的主要播种工具——木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山东掖县某合作社,种植户为了避免木耧作业到地头转弯时,种子从种箱里流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耧斗内安装了控制排种的装置(构造见图23)。即在耧的两个耧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