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优化猪精子载体法技术参数,利用荧光定量PCR、荧光显微镜检测和精液常规检测方法,分析不同DNA转染剂、不同孵育温度和不同形态DNA对猪精子转染外源DNA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和TransFast转染剂能极显著提高猪精子转染效果,且PEI优于TransFast,而NanoFect转染剂包裹DNA不能转染精子。随着转染温度的升高,精子的活力和活率均明显下降,而转染率和内化外源DNA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吸附外源DNA量呈下降趋势。环状DNA和线性化DNA在与精子共孵育后,两者的精子活力、活率、转染率和内化外源DNA量差异均不显著,精子吸附线性化DNA量极显著高于环状DNA量。综合分析表明,外源DNA形态对猪精子转染效果无显著影响;PEI和TransFast能够显著提高猪精子转染效果;共孵育温度以17℃为最佳,本结果为开展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猪研究提供了基础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质体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为构建疾病模型动物及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提供技术平台。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将培养至3~5代的胚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转染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不同浓度脂质体和重组质粒,以及不同转染时间的组合中,2 μL脂质体介导1.5 μg重组质粒,转染6 h时可获得19%的转染效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剂量和时间组合(P<0.01)。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重组质粒及转染时间的优化组合,能有效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能扩增完整Cap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YZ株的Ca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阳性质粒pFastBacHTA-Cap;测序后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含有Ca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Cap;最后将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Cap转染sf9昆虫细胞并成功拯救了能稳定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Cap,该重组病毒的成功拯救为研制猪圆环病毒2型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将构建的猪戊型肝炎病毒广西株3个连续ORF2基因片段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ASY-LB1、pEASY-LB2、pEASY-LB3转染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LB1、LB2、LB3。经ABI7500系统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94 209-0.999 130,斜率范围-3.469 403-3.579 107,扩增效率范围为90.28%94.19%。经对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细胞的目的基因、内参基因的扩增曲线和融解曲线分析,表明该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体系的特异性良好,通过2-ΔΔCt相对定量法计算,可得出转染细胞293T-a、293T-b、293Tc目的基因LB1、LB2、LB3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6 226 830.88±826 430.14、9 449 238.68±926 057.13、35 177 915.63±3 949 173.42。本实验室建立的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成功为深入研究猪戊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含GFP-Lac Z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上海株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伪狂犬病病毒(PRV)上海株gI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用BamHⅠ BstpⅠ去掉gE基因的5′端363bp,在缺失位置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和Lac Z基因,构建含双报告基因的PRV-SH转移载体pgEI-GFPZ。将psEI-GFPZ转染PRV-SH的BHK-21细胞,待出现80%病变后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的含Lac Z和GFP两种筛选标记的缺失了gE/gI的重组病毒株。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先后进行2轮载体构建及转染试验,对牛乳铁蛋白基因启动子元件调控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进行第1轮载体构建及转染试验:采用PCR方法,利用4对引物从牛乳铁蛋白基因5′调控区-1 799向3′端依次缺失500bp进行调控序列扩增,将获得的扩增片段替换pEGFP-N1的CMV启动子,构建了4个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经筛选获得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测定并比较各组细胞的荧光强度。在以上试验基础上,为进一步精确确定牛乳铁蛋白基因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序列,进行第2轮载体构建及转染试验,方法同第1轮。结果表明,牛乳铁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1 323~-1 372存在负调控元件,-1 372~-1 560存在正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