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液浓度及pH值对山葵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0.5、1.0、1.5 倍日本园试营养液3 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 和5.4、6.0、6.6、7.2 等4 种pH 值对山葵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营养液1.0 倍和pH 6.0 条件下, 山葵平均根茎鲜质量为42.75 g , 且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
建兰‘岭南奇蝶’种子无菌萌发与离体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兰‘岭南奇蝶’种子为外植体,开展兰花的离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用0.1%Hg Cl2处理25~30 min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污染率低至7.5%;添加0.5~3.0 mg·L~(-1)NAA及0.5~1.5 mg·L~(-1)IBA有利于‘岭南奇蝶’根状茎增殖生长,增殖倍数达5.25;根状茎的最适分化培养基为1/2 MS+3.0 mg·L~(-1)6-BA,分化率达63.6%;有机添加物香蕉和土豆对‘岭南奇蝶’的壮苗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苗高度及平均根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生根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3.
单摆铲栅是基于变幅变向振动技术研发的铲栅一体收获装置。为明确单摆铲栅工作特性及抛掷分离作业机理,该研究在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铲栅工作面抛掷系数解析方程,铲栅工作面各点抛掷系数随工作长度逐渐增大且具有明显的渐变抛掷特性和较强的抛掷能力,分离区最大抛掷系数达9.98~19.72;建立了单摆铲栅EDEM-MBD耦合仿真模型,以振幅、振动频率、前进速度为因素开展单因素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工作面抛掷特性及土壤粘塑性影响,牵引阻力、驱动转矩具有明显的强弱周期,在强周期内:单摆铲栅与土壤互作力较大,分离间距最大值发生在该周期切削行程终点时刻分离区中点处;振幅为7~11 mm时,牵引阻力均值约1 580.93~2 019.9 N、最大驱动转矩约224.04~322.11 、最大分离间距约59.58~98.3 mm;振动频率为6.67~10.67 Hz时,牵引阻力均值约1 416.43~1 866.38 N、最大驱动转矩约315.28~364.19 、最大分离间距约78.43~94.67 mm;前进速度为0.2~0.4 m/s时,牵引阻力均值约1 429.43~2 110.48 N、最大驱动转矩约241.27~387.78 、最大分离间距约62.5~102.5 mm。甘草收获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收获机牵引阻力32.17 kN、驱动转矩802.02 、挖掘深度468 mm时,收净率为96.42%,单摆铲栅作业过程流畅有序,渐变抛掷作用明显,根茎土壤分离效果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根茎作物特别是深根茎作物节能高效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毛竹竹鞭内生细菌的特征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福建省武夷山、将乐、长汀毛竹竹鞭中分离到34株内生细菌,初步归属于14属,20种。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毛竹竹鞭内生细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优势菌群为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相似文献   
5.
单轴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竹林地下根茎模拟仿真计算强度高、数据量大,在算法实现中采用基于单路处理器、串行计算的构架难以满足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机群的多节点并行模拟仿真实现机制,构建了单轴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平台,主要由建模节点、任务管理节点、图形节点和网络交换机组成。以SimRoot模型为基础建立单轴散生竹地下根茎生长模型,通过实验观察获取几何构型参数及生长参数。采用功能分解法对根茎生长建模计算进行任务分割,建立了相应的任务调度管理模式,设计了多节点并行生长建模机制。以金竹为例开展多节点并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络机群的多节点并行模拟仿真在降低内存消耗、缩短仿真时间方面效果明显,对于较大规模的散生竹林地下根茎模拟仿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To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with low environmental costs,slow-release fertilizer (SRF)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otus cultivation as new type of fertilizer instead of traditional nitrogen fertilizer.However,the optimal amount of SRF and how it would promote lotus rhizome quality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ynthesis,accumulation,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otus rhizome starches under six SRF l...  相似文献   
7.
台湾桂竹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台湾桂竹竹鞭垂直分布绝大部分在0~30cm土层中,竹鞭生物量与鞭段数、鞭长、鞭径呈正相关,并有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壮芽比例是1龄竹鞭的较少,随鞭龄加大而增多,之后又逐渐减少.冬笋多发生在2~6龄竹鞭上,鞭梢在冬季呈休眠状态,到第二年笋长竹后继续生长.如果鞭梢死亡,其附近1~2个壮芽萌发形成新岔鞭.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a生五味子子叶腋芽可发育为地下横走茎,但其发育较缓慢,在8月下旬至9月初才发育成地下横走茎,第1片真叶腋芽和第2片真叶腋芽当年均可以发育成地下横走茎;2 a生和多年生五味子植株基部的越冬芽都会发育成地下横走茎;无论是子叶腋芽还是越冬芽在转变初期与一般芽形态相似,但经过伸长生长后,其茎尖开始弯曲以适应地下生长。地下横走茎的发生部位较集中,常呈轮生状。较高节位芽的超显微结构与子叶叶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五味子的芽能否形成地下横走茎在其形成的早期可能就已经决定。  相似文献   
10.
寿竹埋鞭育苗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寿竹因其竹秆、笋、箨壳的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寿竹开花不结实,竹秆节部无休眠芽(隐芽)和根点,大面积造林一直受制于种苗短缺的难题。从育苗时间、竹鞭鞭龄、覆盖措施、激素处理等方面试验研究了寿竹埋鞭育苗繁殖技术,结果表明:3月上旬埋鞭育苗效果最好,成苗株数和成苗率与其它育苗时段有显著差异;2年生、3年生竹鞭的育苗效果明显好于1年生的竹鞭,尤以2年生竹鞭最好;小拱棚覆盖较不覆盖提前发笋出苗12d,与其它3种覆盖措施的效果有显著差异,成苗率达77.9%,而其它3种覆盖处理的效果无明显差异;100×10-6ABT2号生根粉处理效果最好,成苗数较清水处理提高1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