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0篇
  62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18个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取样策略,包括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及取样方案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初级核心种质。本试验共设10%~90%9个总体取样比例;取样方案研究包括分组原则和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桃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总体取样比例为10%;按品种类群分组结合多样性比例取样为构建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方案;利用此取样策略从558份桃品种中提取56份作为核心样本,对其代表性进行检测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不采用缝隙管的假定,提出毛管水头线的多段折线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降比r和压比G,根据r的大小,讨论了均匀坡毛管压力水头的分布;讨论了总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导出诸水力特征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氮钾肥配施比例对准两优527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氮、钾肥基施、穗施不同配比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凡配施N、K肥料的,产量较对照增加73.56~112.86 kg/667m2,增产14.64%~22.45%,达极显著水平;而配施N、K的处理之间产量均未达显著差异。超级稻准两优527对N、K的吸收总量及肥料利用率随穗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施肥上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技术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福美十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3[V(草炭)∶V(玉米秸秆)∶V(牛粪)∶V(食用菌下脚料)∶V(蛭石)=1∶2∶0.5∶0.5∶1]的基质配比,幼苗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根冠比等性状上表现最优,分别为98.25%、44.60 cm、0.50 cm、9.12片与7.95;叶片光系统Ⅱ(PSI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与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值在幼苗生长前期、中期和末期也均为最高,Fv/Fm值分别为0.82、0.74和0.79,Fv/Fo值分别为3.92、2.97和3.23;其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为6.02μmol/g,其根系活力最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最高,分别为158.26μg/(g·h)、386.23 U/g、6.26 U/(g·min)和0.203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采用处理A3的基质配比更适宜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强烈亲水特性的慢行空间评分较高,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慢行空间评分较低;影响慢行空间美景度最显著的3项景观要素为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园路形式感,其中以园路形式感对慢行空间美景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介绍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实施措施和成效,指出购机补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全省农机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The green-revolution Rht-B1b and Rht-D1b dwarfing allel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wheat yields but are linked to reduced early growth and poor emergence if sowing conditions are unfavourable. Other dwarfing genes are available but not used in commercial breeding. The Rht13 bread wheat donor, Magnif M1, produces uniquely short peduncle and penultimate internodes to reduce plant height. A set of near-isogenic (NILs) and recombinant inbred (RILs) lines varying for height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Magnif M1 and the Rht8c-containing Chuan-mai 18, and evaluated for a range o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cross favourable environments. Reductions in plant height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rain number (r2 = 0.35**) and harvest index (r2 = 0.62**) in the NILs. Reduced-height RILs containing the Rht13-linked, Xgwm577M microsatellite marker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produced greater biomass, yield and harvest index, and increased spike and grain number than lines without the marker. Approximately 74 and 7% of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nce in plant height was accounted for by allelic differences in Xgwm577 and Rht8 loci, respectively. The peduncle and penultimate peduncle internodes of Rht13-containing lines were proportionately shorter than Rht8c-containing sibs and lines containing the Rht-B1b dwarfing allele. The unique height-reducing phenotype, increased grain number and yield associated with Rht13 indicat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use of this dwarfing allele for improving whea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8.
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土壤性质和有机碳固存。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及复垦年限对采煤塌陷区土壤团聚体的重量分布比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复垦6年和11年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样,选取不施肥(CK)、平衡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利用干筛法和湿筛法获得4种粒径的团聚体/粉黏粒组分(> 2 mm、0.25-2 mm、0.053-0.25 mm和< 0.053 mm),用> 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LT)表示团聚体的稳定性,并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复垦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及稳定性影响产生了显著影响。干筛条件下,复垦6年和11年均显著降低了各处理0.053-0.25 mm团聚体和< 0.053 mm组分的含量,降幅分别为68.39%-87.37%、69.63%-78.32%(6年)和90.01%-93.68%、78.29%-83.93%(11年);湿筛条件下,复垦11年显著提高了各处理> 2 mm团聚体的含量,增幅达473.35%-645.16%,但是显著降低了0.053-0.25 mm团聚体的含量,降幅为43.67%-57.54%。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也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表现为DR0.25、WR0.25和MWD值呈增加趋势,而PAD和ELT值呈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与DR0.25、WR0.25、MWD水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它与PAD和ELT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该区域连续复垦11年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而伴随着微团聚体含量的显著减少,导致土壤结构越来越稳定。它对提高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小麦节水栽培的有效调控技术和相应效果,研究了灌水方式与地膜覆盖的不同结合,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穗茎叶等器官绿色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和覆膜均可不同程度提高产量,但两个因素相组合效果更显著;20cm和40cm渗灌覆膜在总耗水量在459mm的控制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20.34%和20.16%;而在有深层水补给的露天条件下,分别增产11.11%和13.67%。不同处理对穗、茎和叶器官的面积及其比例,也产生显著影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开花期非叶光合器官占总绿色面积的比例在61.33%~62.69%之间。  相似文献   
10.
由优选出的配方制成种衣剂处理大豆,与CK相比,大豆基本苗增加3.92%-12.00%,孢囊线虫株率降低12.34%-14.17%个百分点,成株数增多,小区产量增加6.97%-19.59%,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