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 solution of polarization field strength in ellipsoid and a homogeneous dielectric in condition of a constant external field is obtained with strict derivation and ellipsoidal coordinate. The conclusion that some textbooks given: the direction of polarization field strength with the direction of external field holds strict anti-parallel must be supplemented with additive certain conditions, otherwise it will not be correct. By means of the latticework and the step change calculation, the angle value of polarization vector with the external field is calculated and the changing situation about the angle value with the change of three half axes of ellipsoid is analysied.  相似文献   
2.
极化型静电分级机设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极化型静电分级机的结构介绍及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学特性分析,提出了有关种子和静电场的假说,建立了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方程。通过对种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特性研究,发现种子的极化力质比是影响极化型静电分级机分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设计极化型静电分级机的关键参数;应通过大量的试验来建立种子极化力质比数据库,满足极化型静电分级机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小麦倒伏的雷达极化特征及其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研究探索了雷达遥感大面积监测小麦倒伏状况的潜力。利用覆盖整个小麦生育期的5景时间序列Radarsat-2全极化影像数据,对比分析了倒伏小麦与正常小麦在不同时间、不同极化的雷达后向散射动态响应规律,发现雷达极化特征对小麦倒伏十分敏感,基于此提出利用雷达极化指数监测小麦倒伏的方法。并利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上库力农场春小麦抽穗灌浆期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辨识和监测小麦倒伏。为大面积监测小麦倒伏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中过程控制的信息化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湍流模型结合偏振成像技术,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水下退化图像复原方法。考虑内外尺度对波结构函数影响,结合折射率谱,改进水下湍流退化模型以提高复原算法先验知识的完备性;基于改进的退化模型和水下前向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利用偏振成像技术提取退化图像中的噪声特征;基于退化图像噪声特征,采用约束最小二乘滤波法进行退化图像复原;最后,对复原效果进行相应比较,结果表明在强湍流条件下本算法具有更为理想的复原效果。该研究可为复杂水流条件下水下退化图像复原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多种参数为依据,综合使用雷达及相关雨量站的降水观测资料,从基本组成及雷达工作方式2 个方面简述了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并针对2014 年8 月9 日内蒙古地区的一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着重分析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降水观测。结果表明:(1)在流性雷暴云降水过程中,大部分冰晶类将会在6~8 km融化为小雨滴,或以冻滴的形式存在;(2)强雷暴云天气发生时,在强雷暴云中上层的存在大部分的小粒子,并无大量的水成物粒子存在。该研究不仅能够探索雷达对降水进行定量估测的能力,还能够通过提升X波段双偏振雷达降水观测的适用性,以期为今后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在降水观测中的应用提出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酿酒酵母完整细胞膜的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菌单倍体T-27(αtrp-ura-)及其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为试验对象,考查了在高盐(25%NaCl)冲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并应用荧光偏振法对冲击条件下菌体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行测定,试验数据表明:高盐冲击条件下T-27-12(αtrp-ura-)生物量明显高于T-27(αtrp-ura-),耐盐突变株T-27-12(αtrp-ura-)细胞膜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亲株T-27(αtrp-ura-),说明T-27-12(αtrp-ura-)较其亲株有较强的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因而可以推断细胞膜的稳定性是耐盐突变株较其亲株有更强抵御高盐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水代替淡水进行水压试验是节省水压试验时间和淡水成本的有效方法.08MnNiVR是我国新研制的重要的大型储罐用钢,但08MnNiVR储罐进行海水水压试验的可行性尚未得到验证.采用电化学实验、浸泡实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了储罐钢08MnNiVR在海水和淡水中的耐腐蚀性能,重点比较其在海水和淡水中腐蚀性能的差异,为08MnNiVR储罐进行海水水压试验提供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在海水和淡水中,08MnNiVR的自腐蚀电流差别不大,自腐蚀电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腐蚀率接近,应力腐蚀敏感性都很低,说明储罐钢08MnNiVR在海水和淡水中耐蚀性能接近,进行海水水压试验已具备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草地反射太阳光偏振特性测量个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志刚  吕达仁 《草地学报》1998,6(4):237-243
本文在中国科学院植的研究所岩石草原定位研究站对羊草和苔草样方进行太阳反射光偏振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一种人类的“另类空间”,为人类提供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和交往环境。而由于网络的固有的特性,使得网民参与政治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全面评价群体极化的影响,探索造成群体极化的深层原因,是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理性参与政治的基础。引导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防范群体极化,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